近日,在本報與廣州市科協合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之熱點一席談上,英國聯合自然保護委員會物種與自然環境高級顧問Vicky Morgan作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研究員黃宏文則介紹我國及廣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情況。專家介紹,目前,廣州植物學家正致力于恢復廣東原有的物種生態,并已經找回消失多年的豬血木、苦苣苔等物種。
粵珍稀瀕危植物81種
據介紹,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1 批)》統計, 廣東省天然分布的珍稀瀕危植物有81種,其中蕨類7種,裸子植物13 種,被子植物61 種;國家I 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仙湖蘇鐵、伯樂樹、水松等。在廣州,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共17種,其中伯樂樹為一級保護,土沉香等二級保護16種。
桉樹太多導致物種單一
黃宏文說:“我們這些年來,種了大量的桉樹,所有的山頭上都種滿了桉樹,而這種做法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廣東省物種結構相對單一。”
黃宏文說,廣東的本底物種本來是十分豐富的。“中國華南地區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塊綠洲,跟我們同緯度的地區都是沙漠,而我們本土的物種是常綠闊葉林,這種植被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他說,“這主要是因為臺風,是臺風給我們帶來了雨水,是東亞的季風氣候給我們帶來了一塊綠洲。”
黃宏文還說:“植物界已經認識到廣東應該逐步回歸本土自然的植物群落。有一些物種消失了幾十年,比如,豬血木,苦苣苔,現在我們又把它們找了回來,并從組織培養細胞開始,然后再回到原生態。”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陳婷)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