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0天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奇石展自6月17日開展以來,吸引了我市眾多奇石愛好者,也將古城的“奇石文化”推到眾人面前,掀起了奇石文化熱。
所謂“奇石”,是指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著名篆刻家、書法家、奇石收藏家周西岳曾說,奇石的發源地就在開封,賞石文化的鼎盛時期正是北宋,在以東京為中心的文化體系范圍中,賞石文化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賞石文化作為古城的一種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2002年,在一群奇石愛好者的推動下,開封市觀賞石藝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后經國家調整,在2009年歸入國土資源部,更名為開封市觀賞石協會,成為被納入國家管理的民間組織,經過發展,現有正式會員30余人,這些人,都是開封奇石文化的堅守者和傳承人。
“玩石頭其實就是玩文化,要通過玩文化來豐富我們自己。”周西岳說。他認為,賞石不一定要有豐富的閱歷、高雅的文化基調和深厚的文化素養,但一定要從多角度去觀察和研究。玩石頭也是玩精神。石頭本無生命,但人賦予了它許多意義,其精神的偉大,是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奇石展現場,《壽星組合》、《對弈》、《米芾拜石》、《女媧補天》等自然天成、形態各異的奇石令奇石愛好者贊不絕口、嘖嘖稱奇,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年逾古稀的奇石愛好者陳廣勛難掩激動地告訴記者:“這次奇石展,不僅是對我們奇石愛好者的收藏展示,還展示著我們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堅如磐石的精神!”石頭的深層含義,不言而喻。
奇石文化有著深層的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但開封的奇石文化發展也有局限。“開封的石源很少,大部分都是愛好者在外地購買或是商家從貨源地進貨。”觀賞石協會會長王式喬告訴記者,“再加上開封是座古城,有些觀念也比較落后,造成整體購買力不大,奇石文化未能形成規模。”
開封也有專門經營石頭的專賣店,據介紹,這些店鋪大多是觀賞石協會的會員開的,集中在東郊花市和宋門里古玩市場。這些賞石愛好者已經將石頭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在他們的觀念里,奇石的內涵與體現的文化尤為重要,而賞石與購石,都要講求一個“緣”字。
王式喬認為,開封的賞石文化與奇石市場已經進入由小到大、穩步發展的階段。開封是歷史文化名城,在這座人文底蘊豐厚的古城中,喜歡字畫的文化人基本都對石頭懷有一種奇妙的喜愛之情,這對于古城奇石文化的發展,是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下一步,我們這些愛好者想要把奇石欣賞引入產業化軌道。”王式喬說,“經營環節是石文化最高境界的交流,在古城,奇石文化還沒有形成產業和規模。”他認為,隨著奇石文化的發展和賞石規模的擴大,古城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底蘊必將會增加新的內容。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