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多·查塞爾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巴蒂茹卡區的再生設計
設計標的
里約熱內盧通往巴蒂茹卡的公路和高架橋完工后,當地政府才開始意識到不受控制的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委托世界著名城市規劃師盧西奧·科斯塔(Lucio Costa)制訂一個區域性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土地利用結構要與未來交通網絡相結合的理念,尤其強調要嚴格保護馬拉彭迪。馬拉彭迪屬于沙質海岸地區,瀉湖中分布著紅樹林和當地特有的野生沙丘生態群落(Restinga)。然而,這一規劃不能阻止后來由于非法用地而造成的生態破壞。當羅伯特·布雷·馬克斯受邀設計時,他建議在馬拉彭迪附近建造一個由各種典型的巴西生態景觀組合成的植物園;沒有從保護的角度入手,他著眼于呈現一幅關于巴西自然美和生態多樣性的圖畫。這個希望以美觀的設計來激發對本土自然尊重的項目從未建成。不管是生態保護主義,還是宣揚大自然的美麗,似乎都不能抗衡城市化的惡果。費爾南多o查塞爾發現城市的擴張已經破壞了海岸的紅樹林。他意識到,只有紅樹林能維持河流兩岸和瀉湖周圍的生物鏈,必須進行及時的修復工作,才能避免生態災害的發生。他也很清楚經濟和政治勢力可以左右環境問題,因此覺得自己有必要同經濟和政界人士合作,引導他們走向合理的方向。同時,他要代表大自然而工作,增強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力。查塞爾把景觀設計設定成在人與自然之間起協調作用的一種角色:一方面使自然界形成動態發展,讓大自然在城市中自我恢復;另一方面城市發展要有利于城市大眾的生活,在居住上更加貼近自然。
相比紅樹林和巴蒂茹卡的天際線,一簇簇的鹵蕨使隔水相望難以進入的紅樹林變得格外醒目。背景處的城市標志著人類在自然中的存在。
為GlebaE的紅樹林和瀉湖保護區種植初始的植被
設計方法
巴蒂茹卡的再生計劃不同于普通的保護計劃:它沒有把城市活動與保護區隔離開來,而是大力促進居民、城市和大自然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又為通過大自然的自我再生能力奪回退化的土地提供可行性。因此,費爾南多·查塞爾的干預對象集中于位于城市急劇擴張的邊緣地帶的脆弱的自然環境。設計團隊通過協商設立了一個城市發展界限區,并在其外圍規劃了一個自然再生區,即"生物核"。"生物核"的設計思想從土地原有的群落生境中獲取靈感,充分利用當地的原生動植物種以及微生物。應該指出的是,這絕不意味著自然的復原,想使環境重新回到人類改變它之前的狀態是不可能的。"生物核"是一種科學的設計方法,它著眼于建造一個類自然的多物種的交換鏈條,以及一個能動性的規劃使城市居民以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方式接近大自然,并培養對自然美的享受。因此,它為后人保存的是生物物種之間系列聯系的信息,而不是大自然的外在面貌;同時它使人與自然關系的話題上升至城市生活討論的焦點。彼得·雅各布斯曾寫道:"查塞爾承認開發商、企業家和城市居民的態度不會在一夜之間轉變。他的項目宣揚崇敬自然的思想,引導人們去發現熱帶植物純粹的美。"①
人行步道穿行于"生態核"地帶之中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