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濱河新區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方案簡介
城市公共設施走廊示意圖
濱河新區公共空間體系圖
鵲華秋色圖
濱河新區內的山水資源條件圖
城市空間的跨越與提升意向圖
濱河新區對外交通網絡圖
一、發展機遇
定位未來的小清河,時代賦予了新的發展機遇。1.濟南大都市圈服務提升帶來新動力濟南都市圈規劃確定未來濟南將發展成為服務業以及先進制造業的極核。小清河憑借其區位優勢和商貿基礎,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有機會發展成為濟南大都市圈中的服務業提升區。2.“一城三區”城市空間格局創造發展新空間在濟南市“一城三區”的空間發展戰略中,濱河新區將承擔起統領北部地區發展,引領城市產業結構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重任,并延承泉城特色風貌帶,構建以小清河為主脈的城市空間格局框架,扭轉濟南南與北、東與西發展不均衡的局面,為城區空間一體化發展和北跨奠定基礎。3.“一路一河”城市空間結構要求新功能濟南總規重點強調“四沿”發展帶,這“四沿”是城市東西向發展的體現,濱河新區是完善和推進城市“四沿”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清河帶”作為北側功能拓展軸與南側的“經十路發展帶”,同樣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軸線,小清河與經十路互動將構成濟南新的空間結構。4.小清河整治與再開發塑造新景觀近年來,小清河綜合治理與周邊片區改造提升已成為濟南市的核心市政工程之一。隨著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及兩側開發建設的推進,地區環境明顯優化,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發展潛力逐步顯現。
二、目標定位
規劃提出“都市新中心、泉城新水岸、北跨新基地”作為濱河新區的規劃定位。突出小清河作為泉城文化和生態架構的主脈地位,打造文化之脈和生態之脊,推動濱河新區由價值洼地向服務高地的跨越,打造泉城服務之河和活力之軸。文化之脈通過北延泉城特色風貌軸、重塑清河文化風景帶、彰顯現代文化景觀和標志、挖掘整合工業遺跡等措施,打造成為傳承齊魯文化、展現現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小清河。生態之脊明確小清河在濟南“山、泉、湖、河、城”生態格局中的統領地位,串聯主要生態板塊和景觀節點。構建以黃河和小清河為載體的城市生態廊道,營造山水綠城交融、可持續的生態小清河。服務之河通過高端嵌入、中檔提升、低端淘汰三大措施,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旅游休閑、多元服務、文化創意四大功能,打造現代創意服務帶、休閑旅游服務帶、公共設施服務帶。活力之軸通過大型項目和公共建筑等活力點的嵌入,激活地區發展潛力,帶動周邊地區的更新與開發,提升濱河新區的品質,營造活力開放、人氣集聚的活力小清河。
圖依次為:濱河新區公共設施規劃圖
濱河新區道路交通規劃圖
濱河新區綠地系統規劃圖
濱河新區小清河五種主題岸線類型分布圖
濱河新區空間結構圖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濟南章丘這個古村落里竟藏著顆千年古樹
在章丘區的南部山區山谷中,竟然藏著一處可能數百年的古村落——沒口村!【詳細】
濟南利用荒山垃圾場建成一處體育主題公園
11月22日,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的天樂康體育公園正式開園,公園涵蓋了足球、網球、游泳、垂釣以及戶外拓展等運動及娛樂項目,可滿足不同人群前來參與其喜愛的運動項目,為濟南市民增添了一個健身的好去處。【詳細】
航拍濟南森林公園 色彩如油畫鮮亮
10月27日,在山東濟南西二環,航拍濟南森林公園,湖面、亭子、紅葉構成一幅幅絕美的油畫效果,五彩斑斕樹木在高空俯瞰別有一番景象,如同進入了孩子們夢幻中的童話世界。(圖片作者:鄭濤/視覺中國)【詳細】
澳大利亞悉尼Barangaroo濱水公共空間設計
一個新的港灣、一個面積一英畝的公園、一個延伸到水中的濱水步道及一個公共碼頭都是Grant Associates 設計事務所在Barangaroo南部打造的濱水公共空間的樣子,整個地區占地7.5公頃,綜合使用方案由全球城市再生專家提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