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全球先進湖泊環境監測系統
固城湖一帶,天藍、水清,是南京最美的地方之一。前不久,選址固城湖畔的全市首座生態觀測站通過驗收,站內用的都是世界一流的觀測設備。
這個站與普通的環境觀測站有何不同?觀測員又在執行哪些“特殊任務”?帶著這些問號,近日,記者專程探營,與觀測員何誠成一道,體驗了一次實地觀測。
上午,雨勢不小。車至高淳縣城東,沿著固城湖圩區鉆進小路,曲曲折折約摸20分鐘,固城湖生態觀測站到了。這段路,何誠成最近幾乎每天走一趟,他是觀測站的一名觀測員,也是高淳縣環境檢測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夏季高溫多雨,湖水容易富營養化。立夏以來,天一下雨,我就得過來盯著水質變化。”他說。
觀測站在固城湖圩區內,是一幢3層的小樓,正對著大湖區取水口。何誠成告訴記者,水質監測是觀測站選址固城湖的一個原因,“固城湖的水,不僅關系著數千蟹農的腰包,而且關乎20萬居民飲水安全。”
一樓傳來嗡嗡的機器聲,那是正在運轉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常規監測,從取樣到數據出爐,普通儀器通常需要2個小時,而該系統最快只要45分鐘。常規監測之外,該系統還能對葉綠素a、藍綠藻等項目進行監測。
“在江蘇12個省管湖泊中,固城湖水質是蘇南地區最好的一個,透明度也較其他湖泊高。去年這個時候,固城湖出現藍藻,恰逢觀測站試運行,就是因為監測得快,才在藍藻形成規模前抑制住長勢。”當時,何誠成日夜值守在一樓一間實驗室內,與成百上千個數據打交道。“今年5月,儀器觀測顯示湖水富營養化指標略微升高,縣里立即組織打撈水草。一個季度過去了,固城湖的水始終保持著清澈。”
3樓的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同樣罕見——除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常規監測外,還能監測雨水成分、輻射、能見度……
5米多高,像探頭一樣伸向空中的能見度監測儀,全市沒有第二臺,其精密程度全球領先。
“這些儀器總投資近300萬元,不少我們也是頭一次接觸。”盡管儀器監測是全自動化的,但日常的調試、維護還得要行家來操作。開始與這些“新家伙”打交道時,何誠成也是門外漢:“要學的實在太多。”他已記不清翻了多少書,才掌握了“與機對話”的要領。
說起自己這份工作,何誠成很驕傲。“我是在用最棒的儀器值守在最美的地方。”他說,這座觀測站不僅讓固城湖有了“生態崗哨”,而且讓全市環境監測有了“對比色”。固城湖一帶連續20年灰霾天數基本維持在年均10天的水平,可南京主城區去年就有173個灰霾天,固城湖的監測對分析研究治霾之策有重要意義。這也是觀測站選址固城湖的另一個原因。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一個信息:市環保局將在全省空氣質量對照區——六合區竹鎮鎮止馬嶺一帶,建設全市第二座生態觀測站。止馬嶺處于化工園上風向,觀測站監測數據將為分析研究工業廢氣污染治理之策提供依據。
編輯: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