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城鄉規劃條例》全文
第二章 城鄉規劃的制定
第十一條 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
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經省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
第十二條 主城區以外的鎮總體規劃,由本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經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批準后30天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主城區以外的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與國有農(林)場場部相鄰或者相互交錯的,由主城區以外的鎮人民政府會同國有農(林)場組織編制總體規劃,經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批準后30天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主城區內的鎮,不再單獨編制鎮總體規劃。
第十三條 主城區以外的國有農(林)場總體規劃,由其所在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有農(林)場組織編制,經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批準后30日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經國家、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特定地區的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定地區的總體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四條 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先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處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研究處理的情況及時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反饋。
主城區以外的鎮總體規劃在報送區人民政府審查前,應當先經本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代表審議意見交由本鎮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將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本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審議意見和根據審議意見修改規劃的情況一并報送審批機關。
第十五條 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和主城區以外的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應當包括:規劃區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水源地、水系、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環境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及綜合防災減災設施用地等。
第十六條 交通、給排水、電力、通信、綠地、水利水系、燃氣等各類專項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或者由有關專業主管部門會同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后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經批準后30日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專項規劃的編制成果應當達到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直接編制依據的深度要求。
第十七條 主城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經批準后30日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人民政府備案。
主城區以外的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由本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區人民政府審批,經批準后20日內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及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主城區內的鎮,不再單獨編制鎮控制性詳細規劃。
主城區以外的國有農(林)場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其所在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有農(林)場組織編制,報區人民政府審批,經批準后20日內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特定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批準后30日內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八條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經批準的城市、鎮、特定地區總體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覆蓋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建設用地的全部范圍,并優先覆蓋近期建設規劃范圍。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綜合考慮資源條件、環境狀況、歷史文化遺產、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性質等因素,滿足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的需要,妥善處理近期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加強經濟性分析,提升城鄉的綜合承載能力和空間資源的使用效率,注重城鄉功能和設施的完善。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考慮相關專項規劃的要求,保證相關專項規劃的空間落實。
第十九條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基本內容:
(一)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
(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范圍及具體控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
(四)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等“四線”及控制要求。
規劃地段內建筑開發總量,各地塊的土地使用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退線限制、允許建設高度、綠地率、停車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配置要求,歷史文化保護區以及涉及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建筑物、構筑物控制指標等內容,應當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第二十條 城市中心區、重要景觀地帶、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大型公園綠地及廣場周邊、城市主干道兩側、特定地區(不含國有農場、林場)等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定;主城區外的鎮、國有農(林)場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區人民政府審定,經批準后20日內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其他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市、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管理權限審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建設單位應當對用地規模4公頃以上的建設項目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項目位于主城區內的,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定;位于主城區以外的,報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論證;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根據交通影響分析,提出交通組織方案和設計;市政工程管線規劃設計和管線綜合;豎向規劃設計;估算工程量、搬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第二十二條 城市中心區、重要商業功能地段、重要景觀地帶、主要街道兩側的空間節點以及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的區域,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城市設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
第二十三條 主城區以外的村莊規劃由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報區人民政府審批。主城區內的村莊,不再單獨編制村莊規劃。
村莊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
第二十四條 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依法開展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評價結論作為審批城市規劃的重要依據。
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的時間不得少于30日。
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充分考慮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并在報送審批的材料中附具采納意見情況及理由。
第二十五條 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批準、審定前,批準、審定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審查。
第二十六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建立統一的城鄉規劃編制與管理技術平臺,促進組織編制機關之間以及組織編制機關與相關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
第二十七條 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
城鄉規劃編制的內容和深度,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和其他有關標準的規定。
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國家、省的有關技術規范,制定本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第二十八條 編制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測繪標準、現實性較強的合法測繪成果等基礎資料,采用全省統一的坐標系統及高程基準。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