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園林的定義
寺廟園林,英文為monasterygarden,指佛寺、道觀、歷史名人紀念性祠廟的園林,為中國園林的四種基本類型(自然園林、寺廟園林、皇家園林、私家園林)之一。寺廟園林狹者僅方丈之地,廣者則泛指整個宗教圣地,其實際范圍包括寺觀周圍的自然環境,是寺廟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綜合體。一些著名的大型寺廟園林,往往歷經成百上千年的持續開發,積淀著宗教史跡與名人歷史故事,題刻下歷代文化雅士的摩崖碑刻和楹聯詩文,使寺廟園林蘊含著豐厚的歷史和文化游賞價值。
寺廟園林在中國園林家族中是一個龐大的分支,論其數量,它比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總和多達幾百倍;論其特色,它具有一系列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難以具備的特長;論其選址,它突破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廣布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名山勝地,正如宋代趙抃詩句所說:“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風景屬僧家”。亦如俗諺所說:“天下名勝寺占多”;論其優勢,自然景色的優美,環境景觀的獨特,天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高度融合,內部園林氣氛與外部園林環境的有機結合,都是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所望塵莫及的。
【寺廟園林的類別】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它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補充。道教文化強調天人同化,認為人來自于自然又復歸于自然,只要物我兩忘,無為而有為,自在得逍遙。儒家文化強調天人感應,自我道德完善,在把握人之道的同時能夠感應天之道進而把握天之道。佛家文化的本源來自印度,傳到中國后吸收了儒、道兩家文化而演變為中國佛教的禪宗文化,以佛為天。道、儒、佛三家文化都注重自然和人為的統一,只是統一的方式不盡相同,道家文化追求逍遙神游,儒家文化追求道德感應,佛家文化追求凈根頓悟。因此,四周院墻、中軸對稱、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建筑組群及其審美觀賞,更多地與儒家文化聯系在一起,在園林風格上,主要體現為皇家園林與文人園林;而風景名勝追求自然天成及其審美欣賞,更多的與道教文化聯系在一起,在園林風格上體現于道教園林與自然園林;佛教梵宇卻對上述兩者兼收并蓄,建筑組群顯然與儒家文化相聯系,園林部分恰好與道教文化相聯系。
【寺廟園林的產生原因和發展歷程】寺廟園林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因素:①作為“神”的世間宮苑,寺廟園林形象地描繪了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極樂世界”。②道教的玄學觀和佛教的玄學化,導致道士、僧人都崇尚自然。寺廟選址名山勝地,悉心營造園林景致,既是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中國特有的宗教哲學思想的產物。③兩晉、南北朝的貴族有“舍宅為寺”的風尚。包含著宅園的第宅轉化為寺廟,成為早期寺廟現成的園林。④寺廟在古代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宗教藝術的觀賞對象。寺廟園林的開發,使朝山進香與游覽園林勝景結合起來,起到了以游覽觀光吸引香客的作用。⑤封建統治階級利用宗教、資助宗教,信徒也往往“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寺廟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具備開發園林的物質條件。
寺廟園林最晚在公元4世紀就已經出現。東晉太元年間(公元376~396年),僧人慧遠在廬山營造東林寺。據慧皎《高僧傳》說:“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構,清泉環階,白云滿室。復于寺內別置禪林,森樹煙凝,石徑苔生。”這已經是在自然景觀環境中設置人工禪林的先驅。《洛陽伽藍記》描述北魏洛陽城內外的許多寺廟:“堂宇宏美,林木蕭森”;“庭列修竹,檐拂高松”;“斜峰入,曲沼環堂”??梢韵胍姰敃r城內寺廟園林的盛況。從兩晉、南北朝到唐、宋,隨著佛教、道教的幾度繁盛,寺廟園林的發展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十分可觀,名山大岳幾乎都有這種園林了。
【寺廟園林的興造特點】寺廟園林同帝王苑囿、私家園林相比較,特點為:
?、偎煌诮返膶9┚飨碛煤驼瑘@的屬于私人專用,而是面向廣大的香客、游人,除了傳播宗教以外,帶有公共游覽性質。這是由宗教性質所決定的。宗教目的旨在“普渡眾生”,對來廟敬香者、瞻仰者、游覽者,不管其貴賤貧富、男女老少、雅逸粗俗,一概歡迎,絕不嫌棄。因此,具有公共游覽性質,具有適應最廣大階層游客觀賞的景觀內涵,不同于只供少數人獨享其樂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庶民百姓只有到寺廟中去進香,才能兼帶得到游賞。由于進香游覽人數的眾多,又出于虔誠的宗教信仰而大多愿意傾囊施舍,這又從經濟上大大促進了寺廟園林在全國眾多的名山大川中得到開發,使得名山勝水和燦爛的歷史文物薈萃在一起,更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中外游客去飽賞其豐姿秀色。
?、谠趫@林壽命上,帝王苑囿常因改朝換代而廢毀,私家園林難免受家業衰落而敗損。相對來說,寺廟園林具有較穩定的連續性。一些著名寺觀的大型園林往往歷經若干世紀的持續開發,不斷地擴充規模,美化景觀,積累著宗教古跡,題刻下歷代的吟頌、品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交織,使寺廟園林包含著歷史和文化的價值。
?、墼谶x址上,宮苑多限于京都城郊,私家園林多鄰于第宅近旁,而寺廟則可以散布在廣闊的區域,使寺廟有條件挑選自然環境優越的名山勝地,“僧占名山”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帶規律性的現象。特殊的地理景觀是多數寺廟園林所具有的突出優勢,不同特色的風景地貌,給寺廟園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構景素材和環境意蘊。寺廟園林的營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善于根據寺廟所處的地貌環境,利用山巖、洞穴、溪澗、深潭、清泉、奇石、叢林、古樹等自然景貌要素,通過亭、廊、橋、坊、堂、閣、佛塔、經幢、山門、院墻、摩崖造象、碑石題刻等的組合、點綴,創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帶有或濃或淡宗教意味的園林景觀。
寺廟園林的范圍可小可大,伸縮的彈性極大,寺廟園林小者往往處于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園,取其自然環境的幽靜深邃,以利于實現“遠者塵世,念經靜修”的宗教功能。大者構成縈繞寺院內外的大片園林,甚至可以結合周圍山水風景,形成大面積的園林環境,形成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在眾多的寺廟園林中,后者所占的比例不算小。因而,寺廟園林的空間容量遠比私家園林要大得多,往往具有浩大的空間容量,如泰山、武當山、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等宗教圣地,空間容量大,視野廣闊,具備了深遠、豐富的景觀和空間層次,以致近能觀咫尺于目下,遠借百里于眼前,形成了遠近、大小、高低、動靜、明暗等強烈對比的主體化的環境空間,往往能容納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苡捎谒聫R園林主要依賴自然景貌構景,在造園上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處理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設計手法。傳統的寺廟園林特別擅長于把握建筑的“人工”與自然的“天趣”的融合。為了滿足香客和游客的游覽需要,在寺廟周圍的自然環境中,以園林構景手段,改變自然環境空間的散亂無章狀態,加工剪輯自然景觀,使環境空間上升為園林空間。例如善于順應地形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勢重疊構筑;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體量;善于運用質樸的材料、素凈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調;善于運用園林建筑小品,對景象進行組織剪輯,深化景觀意蘊,等等。
【寺廟園林的組群布局】寺廟總體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動部分、生活供應部分、前導部分和園林游覽部分。
宗教活動部分由供奉偶像、舉行宗教儀禮的殿堂、塔、閣組成。通常多占據寺廟的顯要部位,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以對稱規整、封閉靜態的空間,表現宗教的神圣氣氛。布局上大多與寺廟的園林部分隔離,有時也采用空廊、漏花墻,讓園林景色滲透進來。在地段緊迫、地形陡變處,往往突破庭院式格局,隨山勢散點布置,融入自然環境。這樣,宗教建筑自身也成了景觀建筑,與園林游覽部分融成一體。
生活供應部分,除方丈、僧房、齋堂、廚房等外,還設有供香客、游人住宿的客房。大型寺觀的生活用房有的達到千間以上。這些方丈、客房,大多隱于僻靜的部位,帶有尺度宜人的小院,院內開鑿小池,放置山石、盆景,構成與寺外園林異趣的庭園小天地。
前導香道既是寺廟的主要交通路線,也是寺廟園林游覽的序幕景觀。長長的香道,在宗教意義上成了從“塵世”通向“凈土”“仙界”的情緒醞釀階梯,常常結合叢林、溪流、山道的自然特色,精心選定路線,點綴山門、山亭、牌坊、小橋、放生池、摩崖造象、摩崖題刻等,起著鋪墊、渲染宗教氣氛,激發、增強游人興致,逐步引入宗教天地和景觀佳境的過渡作用,四川樂山大佛寺的香道就是一個典型。
園林游覽部分隨寺廟所處地段呈現不同的布局。位處城鎮的寺觀祠廟,如蘇州的寒山寺、戒幢寺(西園),成都的武侯祠等,多是圈圍在院墻內部、模仿自然的山水園,布局的方式和手法類同私家園林。位處山林環境的寺觀,如杭州的靈隱寺,樂山的凌云寺,福州鼓山的涌泉寺,灌縣青城山的天師洞,峨眉山的清音閣等,則突破模仿自然的山水園的格局,而著力于寺院內外天然景觀的開發,通過少量景觀建筑、宗教景物的穿插、點綴和游覽路線的剪輯、連接,構成環繞寺院周圍、貫連寺院內外的風景園式的格局。由于寺廟多位處山林,因此這類格局是寺廟園林布局的主流
園林綠化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園林包括庭園、宅園、小游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隨著園林學科的發展,還包括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游覽區以及休養勝地。
名稱在歷史上,游憩境域因內容和形式的不同用過不同的名稱。中國殷周時期和西亞的亞述,以畜養禽獸供狩獵和游賞的境域稱為囿和獵苑。中國秦漢時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稱為苑或宮苑;屬官署或私人的稱為園、園池、宅園、別業等。“園林”一詞,見于西晉以后詩文中,如西晉張翰《雜詩》有“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句;北魏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評述司農張倫的住宅時說:“園林山池之美,諸王莫及。”唐宋以后,“園林”一詞的應用更加廣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種游憩境域。
功能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園林不只是作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噪聲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優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于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從布置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三大類:
規則式代表是西方園林代表國家意大利宮殿和中國的皇家園林
自然式代表是中國的私家園林蘇州園林嶺南園林混合式現代的建筑規則式和自然式的搭配
開發方式從開發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利用原有自然風致,去蕪理亂,修整開發,開辟路徑,布置園林建筑,不費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園林。如唐代王維的輞川別業是將私家別墅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可稱為山林別墅;如湖南大庸縣的張家界、四川松潘縣的九寨溝,具有優美風景的大范圍自然區域,略加建設、開發,即可利用,稱為自然風景區;如泰山、黃山、武夷山等,開發歷史悠久,有文物古跡、神話傳說、宗教藝術等內容的,稱為風景名勝區。
另一類是人工園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為改善生態、美化環境、滿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創造的環境,如小游園、花園、公園等。
編輯:margaret
相關閱讀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2020 年 3 月 25 日 – 由 OM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設計的 Galleria 百貨公司在首爾南部的新市鎮光教正式開幕。 Galleria 光教店位于這新城市發展區的中心,周圍被高層住宅包圍著,石塊般的外形賦予其自然氣質,使之成為光教居民生活的一個焦點。【詳細】
從建筑看城市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工作,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雖屬文化問題,但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物質載體則遍布于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規劃【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