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園環擁京城連成串
【人物】
接待員小伙一年只休10天
當大運河森林公園還是農田時,27歲的唐曉川剛從北京林業大學畢業。
作為學習林學的研究生,唐曉川2009年開始到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實習,見證了整個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的建設。他說,雖然他不是北京人,但對大運河森林公園特別有感情。
2009年4月,尚未畢業的唐曉川隨通州區園林局相關人員一起投入公園的建設。他記得,工程一共分為14標段,區園林局很多處長、科長都參加了建設。
唐曉川說,通州的鄉土樹木有楊樹、榆樹、柳樹、槐樹等,森林公園將這些樹種保留,種植了一批新的常綠樹種,形成高低錯落的景致。同時,播種了地被植物、花卉等。僅用了1年零5個月的時間,公園便宣告建成,這是北京第一個萬畝濱河森林公園。
整個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加起來,一共只有30人左右。唐曉川說,平均每個人都要司職兩三樣活兒,像他就先后負責過接待、綠化、工程等等。
去年9月剛剛開園時,唐曉川就負責領導視察、團隊訪問等接待任務。他說,一開始,公園里的老百姓還不是很多。但很快地,周末停車場都會停滿一排小車,盡是城里人來踏青的。還有市民到運河坐游船,然后到森林公園小憩。
他越來越忙碌。剛過去的中秋,大運河森林公園單日最高峰接待了4萬人。“算起來,這一年休息也就10天左右。”他說。
但他很高興。他覺得,自己親手參與“締造”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得到了越來越多市民的認可,已經成為了京郊踏青的一個新去處,“再累也是值得的。”
追訪
缺錢缺物郊野公園面臨五問題
包括定性、拆遷、投入、配套、管理等;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已考慮解決
由于多方面原因,北京郊野公園建設中還存在功能定性不準確、繼續建設拆遷難度大、財政投入不足、基礎配套設施少以及管理隊伍參差不齊等五大問題。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已經在考慮解決上述問題。
問題1:定性不準確
對策:公園分類定性
郊野公園最初建設的主要目的在于鞏固綠化隔離地區綠化建設成果,同時滿足市民的休閑需求。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郊野公園周邊多已完全城市化。目前,郊野公園建設管理相關法規標準滯后。
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將對各郊野公園分類定性。對于位于規劃市區范圍內、需要更多承載人文休閑、健身體驗、科普宣教、舒適消費功能的公園,建成后注冊為城市公園,實行公園行業專業化管理。對于位置偏遠、郊野特征明顯的公園,確定為郊野公園,出臺相應管理標準進行養護。
問題2:拆遷難度大
對策:拓寬投資渠道
由于綠化隔離地區建設中存在資金不平衡、產業用地建設項目進展緩慢、農民整建制轉居滯后等諸多問題,目前規劃綠地實現綠化難度較大。由于郊野公園土地權屬復雜,多數為鄉村集體土地,基本采用“以租代征”方式獲取土地使用權,政府給予集體組織和農民個人的占地補償費與土地市場價值差距較大,鄉鎮村工作難度大,直接影響了公園建設進度。
市園林綠化局稱,將堅持以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拓寬投資渠道,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建設,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研究制定公共財政投入政策,建立長效穩定的財政投入動態增長機制。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