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中心城市科學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高位求進的現代服務業促進經濟轉型。西安把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努力構筑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國際港務區、浐灞金融中心建設,推動各類資源向服務業加快聚集,著力打造功能完備、優勢突出、體現特色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引導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支持工業企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促進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用現代實用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力度,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著力打造產業集群,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化創意、房地產、會展等優勢行業發展迅猛,效益突出。2010年,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056.7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2.6%,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69.1%,呈現一產逐步下降、二產穩步發展、三產加速提升的良好態勢,為西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奠定了基礎。
浐灞1號大橋全景圖
民生為先——構建和諧新氛圍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本質和核心。近年來,西安針對經濟轉型期各類矛盾凸顯的實際,堅持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為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的價值追求,積極構建和諧發展新氛圍,榮獲“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中國最關愛民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民生建設實現成果共享。實施民生八大工程,突出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將非公企業、靈活就業、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逐步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先后5次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構建了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醫療、住房、養老、生活保障體系。以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為契機,建立覆蓋城鄉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動創業帶動就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大學畢業生和農村富余勞動力三大群體就業。大力實施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工程,截止2010年底,累計拆除120個城中村和30處棚戶區,回遷安置14.52萬人,廉租房住房保障戶數累計達20017戶,實現制度性全覆蓋。實施蔬菜早市、放心早餐、放心饅頭、公交IC卡等一大批便民惠民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條件,廣大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管理創新促進社會和諧。深入開展以“社會安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為主要內容的“平安西安”創建活動,實施“秦風戰役”、“緩堵保暢”、“雙十亂”集中整治等社會管理“十大工程”,切實維護城市安全和社會穩定。在全市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的“一廳式”信訪接待大廳,創新信訪接待機制,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化解各類矛盾。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體系,推出社區“122”管理體制、“標準化執法”和“城管+商戶”等共建共管模式,實現城市管理執法的人性化管理和親情化服務。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被確定為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市。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