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和規劃,名城經驗互傳
運博會,是世界各地運河城市同心同結、共謀發展的盛會,加強了各運河城市之間經濟、文化的交往,拓寬了交流的渠道和領域,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了共同繁榮與進步。作為東道主,揚州也以此為平臺,學習、借鑒世界運河名城的發展經驗,擴大與國內外運河名城的合作交流,并攜手國內運河名城,推進了中國大運河“申遺”進程。正如一位與會的嘉賓所說,揚州舉辦運博會,為大家共同探討運河城市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
雷杰普·阿爾提普
揚州會發展得更快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揚州,初見這個城市,就被她優美的風景深深吸引,”談起對揚州的印象,土耳其馬爾馬拉城市聯盟主席、布爾薩市市長阿爾提普連連贊嘆,在他的眼里,揚州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城市,特別是她的歷史和文化。
“其實,揚州和土耳其還是很有淵源的,因為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在中國開始,在土耳其結束,如果有機會,我還希望能重走一遍絲綢之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阿爾提普告訴記者,揚州和土耳其一樣,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也都是這幾年正在發展中的城市。揚州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也讓他感慨頗深,“我希望此行能夠詳細了解揚州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情況,回去之后能夠好好地借鑒。”
談及這次運博會的意義,阿爾提普表示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揚州,也看到了揚州的發展,揚州定會在未來的幾年發展得更快,“我希望以后在我們的國家,也能有這樣一個大型活動,讓更多人看到我們城市的發展,也能引來更多投資項目。”他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更多機會和揚州交流合作,“真心希望以后還有更多的機會來到這座城市。”見習記者喬云記者陳潔文 朱伯彥
盡可能保護原生態建筑
“我很愛這座城市,特別是她的歷史和文化,我希望這些都不會被破壞,能夠很好地保存下來。”比利時安特衛普市長代表朱伯彥兩度對記者這樣說。如今常居上海的他對中國不算陌生,他已是第三次來到揚州,夜游運河時說,“真希望在揚州添置幾套房子。”
安特衛普市境內有斯海爾德河與阿爾伯特運河,這與揚州的地理位置比較類似——長江和大運河交匯。在運河保護上,安特衛普市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保存相對困難的是那些普通人家的民居,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被破壞,或者被更具現代化的建筑所替代。保存尤其困難的是這些古代建筑中的藝術品和古運河的周邊環境。”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香港“生態建筑”摩天大樓建筑設計方案公布
英國工作室Weston Williamson公布了三棟彼此連接一起的香港摩天樓方案,其位于新的高鐵線的上方。項目場地在維多利亞港,建筑師對這棟高層綜合體的構想為一簇高達440m的高塔排列在景觀廣場上。【詳細】
竹結構的生態建筑也是一種美
這是完全由竹子和繩索的結構體系。安裝完全模塊化,生態化,沒有任何釘子或螺絲釘,使用的所有材料均100%可回收,以便于各個方向展開研究。在BJDW,游客將植物編成籃子被連接到展館。【詳細】
美國綠色建筑(一):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上世紀60年代,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個詞語在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拉里的研究中,得到完美結合,合并為“生態建筑(綠色建筑)”(Arology)的新理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