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栗成為竹溪綠化首選樹種
金秋時節,湖北省竹溪縣許多農民忙著采收、晾曬天師栗的果實“開心果”,客商、藥販慕名前來收購。有觀賞、藥用、食用及木材等多種用途的天師栗,已成為山區農民興林致富、生態家園建設的首選樹種。天師栗苗木產業將成為竹溪“可藥、可食、可觀賞”的新型綠色產業。
天師栗是我國特產樹種,分布于華中及云、貴、川、渝等地,初夏開大型圓錐白色花序,芳香四溢,可用于園林綠化、庭院觀賞。天師栗抗旱、抗寒、抗病蟲害能力強,是綠化苗木生產的重要樹種。
近年來,在保護性利用野生天師栗資源的同時,竹溪縣林業部門把天師栗列為退耕還林重要綠化樹種,給予項目資金扶持。
目前,天師栗人工栽培面積已達2000畝,現存百年以上野生天師栗古樹1000多株。今年,竹溪縣的開心果又獲豐收,預計總產量達10萬公斤,可為農民增收150萬元以上。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