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3年后再度在黔江發現,金蕎麥前要修路亟待保護。
“這是野生金蕎麥,是我國第一批保護野生農作物,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近日,記者隨一群驢友在穿越黔江區灰千梁子時,五里鄉人大主席王軍章指著一片長著兩葉一心、開白花、長得像本地蕎麥的植物介紹,“這是長江師范學院教授黃建民在前不久考察灰千梁時發現的,也是繼2003年首次在馮家鎮照耀居委發現野生金蕎麥后,再次在黔江發現。”
溪溝邊的“野草”
記者從五里鄉政府所在地穿越灰千梁子,在距三道橋約三四百米的溪溝邊,幾株開著白花的“野草”撲入了眼簾。記者看到,那幾株“野草”長著兩片綠色葉子,葉片呈三角形,長寬相等,開著細小的白花,如同村民栽培的蕎麥。
“這就是金蕎麥。”王軍章說,“黃教授發現金蕎麥時,很激動。據黃教授介紹,金蕎麥喜溫暖氣候,適應在15至30℃的溫度下生長,適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中種植。而灰千梁子最高海拔1500多米,四季薄霧繚繞,夏涼冬寒,不適應金蕎麥的生長。黃教授說,高海拔的高山能生長金蕎麥實為罕見。”
山路旁的“豬草”
“在灰千梁子的山腳下也有一片野生金蕎麥。”王軍章說。記者從灰千梁子下來后,找到了那片野生金蕎麥。
記者看到,那片野生金蕎麥長得郁郁蔥蔥,開滿了花。面積約有0。1畝,坐落在山路旁,距鄉政府所在地不足1公里。
“當地稱金蕎麥為苦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村民曾用苦蕎籽制作蕎粑、蕎面,葉子當著豬草割去喂豬。”王軍章說,“這些年,村民喂豬大多是喂玉米、菜葉、苕藤等,不像大集體時要漫山遍野去割豬草,所以這片金蕎麥才沒有被當著豬草割掉。”
金蕎麥前要修路亟待保護
據了解,當地村民并都不知道金蕎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政府也未將其保護起來。
記者看到,灰千梁子山腳的那片金蕎麥前正在修公路,金蕎麥就在公路的水溝坎上,一旦水溝坎滑坡,那片金蕎麥就會被毀掉。“到時后悔就來不及了。”一驢友說。
——新聞鏈接——
金蕎麥,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天蕎麥、野蕎麥、苦蕎麥等。全草均可入藥,主要成分為縮合原花色甙元化合物,此外尚含B谷甾醇和多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味辛、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軟堅散結、調經止痛、降血脂等功能。
金蕎麥早春吐芽,3至5月進入生長茂盛期,多生于沿江(河)兩岸丘陵陰濕處,喜濕暖氣候,適合生長在肥沃疏松的砂質土壤。花期在7至8月,果期在10月。有根須再生和種子繁殖兩種繁殖方式。
2003年,有關專家在馮家街道照耀居委發現了野生金蕎麥,并建立了重慶市首個、全國唯一的野生金蕎麥原生境保護區,使黔江野生蕎麥成為全國野生農作物基因庫的首批成員。
近年來,黔江區在白土、水市等鄉人工栽培金蕎麥1000多畝,合理開發野生金蕎麥成為了農民增產增收的又一條渠道。圖為野生金蕎麥。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