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安門廣場上一片花海,主花壇鮮花怒放,但花壇周圍幾乎沒有積水。作為循環經濟的試點,今年天安門國慶花壇首次使用了低碳環保的新型滴灌系統。
記者在天安門廣場花壇看到,美麗的非洲鳳仙、優雅的四季秋海棠等數十萬盆市面上常見的花卉品種依次層疊堆放,烘托出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廣場東西兩側花壇 采用綠地與花帶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有12根立體花柱和18個大小不一的花球,采用了小菊、三色堇等北京本土的花卉為主花材。
8時整,澆花的工人到崗,他們兩手空空,沒有捏著傳統的膠皮管子。“今年采用的是噴灌和滴灌相結合的方式,管道都已經埋進了花壇中。”負責天安門擺花養護工程的北京城建集團花木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以后的天安門花壇不會再用傳統水管人工澆水的方式。
據了解,灌溉系統一般都在上午8至10時開啟,水流隨著龐大的灌溉管道流淌滲透到每一盆花中。根據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差異,花壇采用了新型的滴灌技術,每一個花盆中都有一個與滴灌管道相連的“滴箭”,通過這些小細管兒,植物缺水時就可自動吸取主管道里剩下的存水。這樣一來,既使得需水量大的花不會渴死,又使需水量小的花不會澇死。
現場工程師王哲明告訴記者,新型滴灌系統水流緩慢,能有效解決流量過大而產生的浪費。與過去相比,使用了新型滴灌技術后花壇可節水50%。據悉,國慶花壇使用的低碳環保新型滴灌系統已獲得專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