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ASLA專業組獲獎作品最佳獎項精彩展示一
一個新興的自然天堂——鰲鼓濕地森林公園總體規劃
鰲鼓濕地森林公園實景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鰲鼓濕地占地1600公頃,位于亞洲鳥類遷徙路線中,是由臺灣國立中山大學設計完成的。這個濕地本是圍海造田改造而成,但由于該地區地表下陷和農耕停止,竟再度回復為海濱沼澤地。這個項目致力于在該區域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人類發展的可再生居住策略,并強調濕地是自然系統、環境教育和生態旅游里的一種播種進程。
項目陳述
"在我們所見過的所有優秀的與水有關的方案中,有趣的是,他們采用的做法是將一條先前被改造過的海岸線回歸到大自然中--這是一個多么激進而徹底的舉動。它的規模令人驚訝,他們關注的不是濕地景觀,而是全球候鳥遷徙所經歷的路徑。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展示,引起了廣泛的共鳴。"——2011專業榮譽陪審團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 我們知道平坦廣闊的沿海地區具有各式各樣的用途與發展。就沿海地區中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的爭論與沖突,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這個鰲鼓濕地森林公園,位于臺灣的西南部, 在它最終回到自然濕地以前,它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發展。在1964年以前,北港河的河口處是一個典型的潮汐泥濕地。1964年,由于農耕與畜牧業的發展,這個地方開始了C型海塘建設,并且將海改造成逾1,000公頃的濕地。從歷史上看, 這個地方本是準備種植糖、建造養豬場和養魚場的。在地表下沉和幾次嚴重的洪水災害之后,土地的鹽分開始變多,糖的生產在這里停止。在2001年, 這塊地方被選為一片造林區。在過去的四十年里,這里的景觀和居住區有了顯著的變化, 現在這個地方是自然濕地與人工森林的結合。鰲鼓濕地森林公園是從環境變化過程中演變而來。
鰲鼓濕地森林公園是自然生態系統進程中的標志性區域。這個地方被改造回一個海濱濕地, 意外的變成了遷徙的候鳥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避難所。該項目旨在于為了人類發展,在該地區專注建立一系列水土保持和可再生居住策略, 強調該地區是自然系統、環境教育、生態旅游和文化延續里的一種播種進程。
編輯:funny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冢簼竦厝氤敲廊绠?/a>
近年來,??谑杏蒙鷳B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谑泄蚕诔羲w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谏鷳B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