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2012倫敦奧運會場館:倫敦碗初見雛形(圖)
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于明年7月27日拉開帷幕。近日,記者應邀探訪,倫敦奧運會建設工地,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忙碌著。主會場“倫敦碗”已初見雛形,乍一看,與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有些相似;而由著名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游泳館已全部完工,造型像一片“帶著翅膀的海浪”。“我們的目標是辦一場極簡環保的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場總設計師杰羅姆。弗羅斯特告訴《外灘畫報》:“倫敦奧運結束后,被拆除可循環利用的座椅,比前三屆夏季奧運會加起來的還要多。”
“倫敦碗”被譽為倫敦奧運“跳動的心臟”,目前正在做屋頂收尾工作
9月14日,來到倫敦東部的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首先吸引記者的,不是2012奧運主場館“倫敦碗”,而是一棟造型扭曲夸張、泛著耀眼紅色的鋼鐵建筑。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紛紛猜測,有人說這個建筑與點燃火炬有關,有人說扭曲的形狀暗喻奧運五環,更多人認為這是信號發射中心。
當天的參觀導覽、倫敦奧運會場總設計師杰羅姆。弗羅斯特(JeromeFrost)告訴我們:這個跟“倫敦碗”比鄰但搶去不少風頭的建筑,叫做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ArcelorMittalOrbit),由英國大牌藝術家安尼什。卡普爾設計。跟巴黎埃菲爾鐵塔相比,它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高,簡直就是“侏儒”,但設計公司卻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高度,而是極具挑戰性的結構。”“無論你喜歡或是討厭它,你都會平心靜氣地將它從頭到腳仔細打量。”
“倫敦碗”被譽為倫敦奧運“跳動的心臟”,目前正在做屋頂收尾工作。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有一處對記者開放的建筑物頂層,可以一覽“倫敦碗”的全貌。倫敦碗的外觀全部為白色,外形下窄上寬,酷似一個湯碗。“倫敦碗”一共有5個環狀結構組成,據弗羅斯特介紹,倫敦碗下沉式的碗形設計,可以讓觀眾更近距離地觀看運動員的動作。同樣因為下窄上寬的設計,導致由繩索支撐的倫敦碗屋頂只有28米的半徑,只能遮蓋場館三分之二的觀眾。考慮到奧運會比賽時間處于倫敦比較干燥的兩個星期,賽事主席冒險決定放棄使用全頂房屋。通過6個月的研究,他們終于確定,使用三分之二屋頂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側風而影響比賽成績,最終定下這一方案。
離開“倫敦碗”不遠的地方,是已經竣工的游泳館,由英國知名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它的造型主體是一大片曲線優美的海浪,兩旁連接“海浪”的是兩棟白色矩形建筑,遠看就像一本翻開的書,也像海浪張開的“翅膀”。相比“倫敦碗”,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更愿意在“海浪”附近停留觀賞更多時間。
在“倫敦碗”和“海浪”的北邊,還有一處建筑群,手球場、籃球場和自行車場均已竣工。規矩方正的手球場、籃球場,一黑一白,相映成趣。比較吸引眼球的是全部用木頭做的自行車館,連里面的自行車道都是用木頭做的。
奧運結束后,這里所有的建筑,都會如“變形金剛”一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集體變身:“海浪”的白色翅膀將被拆除,1.7萬個座位僅留下2500個,成為對公共開放的游泳池:“倫敦碗”則拆除左右地面上5.5萬個座位,僅留下田徑場和底層的2.5萬個座位,奧運結束后“出售”給一家英超球隊作為主賽場。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奧林匹克公園遭遇后奧運“成長的煩惱”
避免“后奧運蕭條”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奧林匹克場館及園區需要面臨的挑戰。北京奧運會結束6年來,“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目前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在賽后運營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園區管理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詳細】
趙泰東:2018平昌冬奧會場館介紹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1月10日,第四屆園冶高峰論壇之歐亞設計師學術論壇在北京新大都飯店舉辦。趙泰東教授就2018年冬季奧運會進行的一切場館規劃與綠化事宜進行了講解,介紹了冬奧會項目場館之中的三個:花樣滑冰、冰球館、短道速滑館。【詳細】
小議“鳥巢”與“倫敦碗”建設(多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如果你不了解建筑的歷史,不熟悉各種不同的建筑理論,你也許會不大理解這種批評。而且與當今全國各地所建的許多工程相比,“鳥巢”并不是最差的,所以許多人會不同意我的批評。【詳細】
看北京奧運8座臨時場館現狀
在諸多建筑設計師眼中,地標性的永久建筑通常意味著個人成就的頂點。而倫敦奧運會上,臨時性建筑卻逐漸成為設計的趨勢。實際上,四年前的北京,在31個奧運場館中,就有8個屬于臨時建筑場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