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世園會給世界的啟示
穿越歷史風云,人們會驚訝地發現,西安對世園會并不陌生。本屆世園會的主會址廣運潭在唐代就曾有盛況,據《舊唐書·韋堅傳》記載,廣運潭竣工時,在此舉辦了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博覽會,參會船只200多只,全國各地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瓷器酒具、名酒茶葉、文房四寶、地方特產匯集于此,繁華異常。彼時"馀船洽進,至樓下,連檣彌亙數里,觀者山積。"而唐明皇與楊貴妃則是其中最為耀眼的明星。
一部世園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世園會早期舉辦地都在歐美發達國家,直到1990年,世園會才第一次落戶東亞日本。只有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才能獲得世園會的青睞、匯聚世界的目光,也才能形成真正廣泛的世園效應。2007年9月4日,第59屆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年會在英國布萊頓召開。大會聽取了西安代表團團長、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王軍的申報陳述。經過評審,中國西安獲得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權。
此前,中國內地已經先后成功舉辦了1999年昆明世園會與2006年沈陽世園會。昆明世園會氣候條件優越,植物種類多樣,直到今天還是游客在滇的重點游覽對象;沈陽則以林海、丘陵、花海突出宏偉、大氣的北方景觀。
在西北地區罕見的城市生態濕地,西安書寫著世園會新的傳奇。西安世園會占地41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就達到了188公頃。會期178天,展園109個,參展方來自24個內地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臺北,以及32個國家與3個國際組織,其中大師院與大學院包括來自美國、英國、德國、荷蘭等世界景觀園藝大師和世界著名園藝學院奉獻的作品。
世園會架起人與自然對話的橋梁,提供反思人類城市文明的契機。不唯如此,舉辦國可以通過世園會把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推向國際市場,發展國際貿易與技術合作,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促進本土原創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世園會還能有力地帶動舉辦地的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對于有160年歷史的世園會來說,綻放西安意味著一種褒獎與可能。發展中國家的內陸城市何以站在生態文明的潮頭?后工業時代的世界城市路在何方?東西方文明迎遇產生了怎樣解決人類生存困境的方案?
對于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西安來說,舉辦世園會意味著一種重返與跨越。自漢唐之后跌落歷史巔峰的焦慮何以被歷史性的撫平?天人合一的原生文明如何平衡人類對于自然無情的索取與掠奪?
2榮耀之城:華夏故都新姿
世園會再一次復活了西安的漢唐記憶。
灞上煙柳長堤,關中風情廣運。古時長安南有秦嶺相倚,城有八水環繞,渭、涇、灃、澇、潏、滈、浐、灞在城四周穿流交匯,形成"水在城里、城在水中"的山水城市格局。西漢司馬相如在著名的《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描寫了漢代上林苑的巨美風情,從而留下了"八水繞長安"典故。
周秦漢唐時代的古長安,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里是中央之國的心臟與中樞。特別是被稱為"天可汗之都"的唐長安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的大都會,面積達84平方千米,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開放、雍容的氣度吸引著不同國度人們的觀瞻與駐足,各國使節、客商、留學生與朝拜者絡繹不絕。唐之后至清末1000年間,西安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的政治、軍事重鎮。明代在前朝基礎上擴建增修的西安府城,經六百多年沿用至今,即今之西安古城墻,然相比唐長安城面積已縮減至其八分之一。
近代以來西安城市面貌開始艱難轉型。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安是國家工業化建設重點城市之一。西安的城市經濟結構性的工業突出,電子、輕工、高新技術和軍轉民產業權重較高,是國家重要的航空航天工業中心和裝備制造中心。
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安被定位為世界聞名的歷史名城,我國重要的科研、科研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區和隴海蘭新地帶規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千年之下,古風猶存。
從世界都會到區域中心,西安的落寞、無奈可想而知。"東長安、西羅馬"的榮耀讓它的后世子孫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再現開元盛世,重振漢唐雄風"成為新世紀西安人責無旁貸的選擇。
一花一世界,一園一夢想。
西安世園會的核心區域位于西安東郊的浐灞流域,流淌千年的浐、灞兩河穿行而過,遙望終南,山水相映。
有媒體如此評價:世園會不是兩區花城、三環花帶、五大花崗、六類花境、十線畫廊、二十座花壇、百座花園的簡單布置,而是對八水相繞、灞柳如畫的西安的徹底重塑。
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說,過去人們來西安,都是看古建筑、古文化,生態建設是西安的一個缺項,浐灞生態區的建設,世園會的舉辦,直接彌補了西安生態建設的缺失,打造了新的生態名片。
世園會的舉辦地浐灞生態區是以生態環保為特色的新型城區,萬畝水城、萬畝綠地,連片的綠地與林地,形成西安東部縱貫南北的生態走廊,成為城市的綠色屏障和生態補償區,是西安城市"九宮格局"里獨一無二的生態新區。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