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世園會獲規劃界最高獎
西安世園會榮獲“2011亞洲都市景觀獎”
為期178天的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落下帷幕。全球各領域對于此次世界園林盛會的贊許和肯定不絕于耳。11月1日,以“生活環境與城市復興”為主題的“2011亞洲都市景觀獎”評選揭曉。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與北京南鑼鼓巷和青島高新區水系園林景觀項目,成為獲此殊榮的三個中國城市項目,為推動亞洲城市的振興與人居環境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表率。
當之無愧
“2011亞洲都市景觀獎”花落世園
年11月1日,“2011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典禮暨都市景觀發展展示交流會在日本福岡市召開。本次會議由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亞洲人居環境協會、福岡亞洲都市研究所、亞洲景觀設計學會聯合主辦,100多位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泰國等亞洲國家和地區從事城市開發、規劃、建設、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出席了活動。亞洲各國共評選出10個獲獎項目,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與北京南鑼鼓巷和青島高新區水系園林景觀項目,成為獲此殊榮的三個中國城市項目。榮獲本屆活動的亞洲其他城市還包括從核爆廢墟中復興的城市——日本廣島市,利用高爾夫球場建設理想化社區的舞多聞,觀光與自然緊密結合的濟州島項目JejuOlleTrail,韓國地方城市商業街項目——浦項中央購物街的環境治理,市民與行政當局聯合開展的日本熊本城整修工程等。
同時,在今年的“亞洲都市景觀獎”評選中,執委會增設了“榮譽獎”,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丁學俊副主任榮獲“2011亞洲都市景觀獎·榮譽獎”,這也是本屆評選唯一一個“亞洲都市景觀獎”個人獎項。
據了解,“亞洲都市景觀獎”由于其專注于對環境保護、安全與人性化、歷史文化傳承、經濟因素的評估標準、科學的評審流程以及對各地區景觀項目的指導與改善作用,受到了各國政府的廣泛關注。“亞洲都市景觀獎”設立的宗旨就是以建設亞洲人民的幸福生活環境為目的,表彰在景觀建設方面起到優秀模范作用的城市、地區和項目等。
亞洲都市景觀獎以“生活環境與城市復興”為主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景觀設計理念,主張以景觀建設為契機,解決城市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加強公眾的參與性,促進城市精神的延續,激發城市持續發展的活力,提升城市的綜合價值。獲獎的10個項目在展示各國城市人文風貌的同時,更展示了各自在探索利用可持續的都市景觀建設模式,提升了亞洲城市的振興與人居環境水平。
創造典范
向世界展示世園會景觀設計水平
世園會的景觀設計可謂打造了國內領先水平,以“流動的花園”為主題,采用國際景觀專業領域中最為領先的景觀都市主義理念,并融入世界先進的園藝理念打造可持續的都市景觀。“流動的花園”構建了一個人工和自然相結合的系統,以此來連接從主入口到長安花谷、創意館和自然館之間的系列空間,并以創意館和濱水空間所形成的展覽、表演與游憩空間為高潮,來展示西安作為“世界之都”和絲綢之路起點的國際形象。
景觀都市主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景觀與建筑的共生關系,而景觀都市主義在國際上最近幾年才開始有案例,這種理念在世園會的標志性建筑和景觀中得到實施,可以說在全中國都是首例。
高點起步
浐灞生態區規劃引領時尚潮流
世園會的高標準設計,正是浐灞生態區高點起步、高標準規劃的實際體現。而聯合國人居署對世園會的嘉獎,也正是對浐灞生態區超前發展理念和規劃理念的肯定。浐灞生態區在規劃上提出了大開大合的發展模式,集中建設區域密度高,生態板塊密度低,這樣才有足夠的規模、有足夠的基礎為生態建設做支撐。在開發建設中,堅持“先恢復生態、保護好環境,再開始造城”的生態導向開發模式,在生態環境負荷與日俱增的今天,這種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將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現代化城市建設提供借鑒。浐灞生態區的高點起步、高標準規劃,通過世園會這個立體、多彩的大舞臺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生態建設方面,浐灞生態區堅持做“真生態”,不是單純地植綠種樹、筑堤攔水,而是修復河道生態系統,構建濕地動植物以及微生物與環境的共生關系,恢復大自然自身的凈化和生長功能。這樣的生態理念,在世園會的建設過程中也有充分實踐。(記者王榮忠)
聯合國人居署點評
生態復興推動城市復興
“生態復興推動城市復興”是評委會對于“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嘉獎點評。獲獎點評中寫道,項目所在地的廣運潭位于浐灞兩河三角洲,在數年前,河流污染、垃圾圍城,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對此,浐灞生態區管委會編制了浐灞河流域綜合治理專項規劃,從河流綜合治理和全流域生態重建入手,讓河流休養生息、恢復生態功能。使浐灞生態區成為中國西北首個“國家級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不僅提升了環境質量,也提升了地域的經濟價值和人文價值,而這些也正是浐灞生態區成立7年來不懈努力的成果。
業界點評
建國以來我市規劃界最高榮譽
西安市規劃委員會總規劃師、著名規劃大師韓驥
都市景觀獎是聯合國人居署的常設獎,是城市規劃方面兩個常設獎之一。這次單位和個人獲此獎項是劃時代的,也是建國以來我市規劃界獲得的最高獎。
西安獲得聯合國人居署這樣的國際權威部門頒發的獎項,在我的記憶中是第一次,這個獎在國際和國內都是非常被重視的。獲得這個獎是浐灞生態區的榮譽,也是西安的榮譽,更是西部城市的榮譽,是對浐灞生態區建設城市與生態和諧發展建設理念和做法的肯定,而這對西安其他區域今后的發展建設有著借鑒意義,對于關中-天水經濟區沿線的許多城市發展提供了參考。聯合國人居署之所以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世園會,除了是對浐灞生態區發展理念和做法的肯定,也是希望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中,浐灞生態區能起到表率作用。
陜西省城市規劃學會顧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呂仁義
首先,向西安世園會、浐灞生態區表示祝賀,榮獲聯合國人居署授予的“亞洲都市景觀獎”是對浐灞生態區多年來努力的一個肯定。從規劃和景觀角度來講,浐灞生態區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了一個城市如何建設生態景觀的經典范例。世園會是浐灞景觀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景觀規劃融中外建筑文化、園藝文化、傳統文化為一體。既有張錦秋大師設計的長安塔,又有英國著名設計師伊娃的經典作品,還包括很多節能環保概念的企業園展示。此外,世園會引入了本土文化的秦嶺園,充分展示“園藝回家”的味道;在水和濕地景觀建設中別具匠心,讓水系與灞河相貫通,形成一個天然的生態系統;讓世園會這個大濕地,成為浐灞生態區濕地建設的核心……可以說,世園會規劃建設完全符合“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的理念,本次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編輯:joe
相關閱讀
西安世園會 完美助推城市環保與建設轉型
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讓西安進一步堅定了環境優化城市發展理念,助推了城市環境保護與建設轉型。 【詳細】
楊六齊:西安世園會是園林園藝和文化的盛會
圍繞“中國生態城市的品牌之路”這一主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時楊六齊說: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不但是一次園林園藝的盛會,也是一次文化的盛宴,特別是這些演出活動國際化水平很高,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贊譽。 【詳細】
西安世園會給世界的啟示
2011年,世園會將榮耀地告訴給世界這樣一個西安:重返全球場景、復活盛世記憶、詮釋天人長安、兌現城市價值、溝通多元文化、提升社會管理、踐行科學發展、共享民生福祉、引領未來城市。 【詳細】
園林的盛會 文化的盛宴
10月的西安,秋高氣爽。走進正在這里舉辦的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就像走進了花的海洋,草的世界。世園會自今年4月28日開園以來,累計入園人數超過1400萬人次,園區演藝活動超過8100場次。預計到10月22日閉幕,整個世園會游客將突破1500萬人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