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演化與生態修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召開評估會
近日,濕地演化與生態修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驗收評估會在武漢植物園2號會議室召開。
武漢植物園副主任張全發對前來的領導和評審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重點實驗室一直是武漢植物園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賴旭光指出中國地質大學與武漢植物園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重點實驗室將兩家單位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為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評估驗收會由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李金林主持,評估組聽取了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偉研究員對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情況,實地考察了武漢植物園實驗設施情況,并對實驗室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評估專家組認為濕地演化與生態修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立足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開展濕地演化地學、濕地保護生物學、濕地恢復生態學以及濕地監測與管理等方面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在“長江中游濕地演化的地學基礎研究”、“濕地環境質量調查與污染物研究”、“消落帶旅游景觀的植被恢復技術與示范”等方向上形成了特色。實驗室定位明確,目標清晰,成果豐富,為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撐。
最后,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處長夏建明對此次評估驗收做了總結。他強調,兩家單位聯合辦重點實驗室很有特色,希望以后兩家單位進一步加強聯系,多出成果,努力將重點實驗室做得更大更強。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