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園博會:喀什園規劃設計方案展示(圖)
蒙上絲巾去喀什感受西域風情
入口廣場區。這是一個由聚散小型廣場和特色連廊組成的半圍合的空間,地面采用最為純粹的材料和顏色,體現黃土的氣息和沙漠的荒涼,用以反襯柱廊和阿以旺的精美。
在一個遙遠的地方總有人想象不到的藝術形式。整個廣場的至高點體現的是高臺民居的建筑魅力,樸素的材質是最真實的展現,就如同走向一個異域世界。
高臺印象區。順著參觀人流的正前方向,營造出一片高臺民居的印象,這是一個由遠及近的視覺景觀,也是展示高臺民居的最佳方式。首先給人一個期待和想象,同時考慮到陽光的角度,讓光線對墻面產生最佳的立體感,因為只有在陽光下高臺民居才能顯現出燦爛的生命力。
喀什之聲體驗區。通過多媒體展示喀什魅力。室內空間墻面鑲嵌民族特色手工藝展品,通過圖片與實物結合,聲音的渲染和傳達等多種方式進行展示。此外,室內空間隨著游線的變化,設計多個從地面伸出的管口,里面是喀什一塊土地的不同聲音的傳達。包括沙漠的風聲、生活場景的熱鬧之聲等等,好像在與另外一個世界交流,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民俗文化觀賞區。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后花園,這里有維族生活的氣息,葡萄架下的歌舞,歡快的曲子,定時演繹的最真實的舞蹈,讓每一個參觀者享受參與的樂趣。
據了解,為了將"印象"這一抽象的理念具體形象化,喀什展園借助最樸實的語言--土地,并通過土地上純粹的黃和綠展示沙漠和綠洲的印象;高臺上層層迭起的民居給人以神秘和向往,用最具喀什特色的建筑的藝術,生活的藝術表現最具生命力的元素;葡萄架下的歌舞、唯美細琢精工的阿以旺,體現著維族人對生活的態度,輕松又美妙……
參觀喀什展園,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喀什展園所展示的建筑、生活和藝術,讓更多人了解了這個神秘而有活力的異域風情城市。
重慶園博會系列報道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