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專家在云南發現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
近日,西雙版納植物園朱華研究員和周仕順實驗師對位于中-緬國境線上的云南孟連大黑山考察過程中,發現在其海拔1900米以上地區存在大面積的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
據朱華研究員介紹,這里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樹種多樣性大,喬木上層除殼斗科栲屬植物外,還有多種紫樹科和木蘭科植物,樹木高大挺拔,樹干枝椏上布滿苔蘚附生植物。這種森林具有與哀牢山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征,在植被分類上屬于同樣類型的森林,但它的樹種多樣性大,喬木上層有多種在系統發育上古老的植物,樹木幾乎無萌生現象,顯然是一類真正原始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與它對比,哀牢山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則體現了很多受干擾的特征。例如,哀牢山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很多樹木從基部分枝(萌生),樹種多樣性不大(在6公頃定位樣地僅有1cm直徑以上木本植物68種),在種類組成上,以殼斗科植物占優勢,林下土壤里普遍發現有火燒痕跡,林中亦有古茶樹,這些特征似乎顯示了大片的哀牢山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可能并非真正原始的類型,而孟連大黑山的這片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才是原始的類型。這些現象值得西雙版納植物園在哀牢山做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研究的人員深入探討。
目前大黑山的這片少見的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未在保護區, 它的命運仍讓人擔憂。
孟連大黑山的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
朱華研究員在林中考察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版納植物園與元江保護區管護局舉辦培訓班
11月5日至11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云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主辦的【詳細】
版納植物園將舉辦2017年棕櫚主題科普活動
熱帶的天際線,總會被高大的棕櫚植物勾勒出優雅的線條;熱帶的海岸線,總會有婀娜的棕櫚植物描繪出柔美的邊緣;熱帶的叢林中,總會有高產的棕櫚植物貢獻出可口的食物;熱帶的村寨里,總會有多樣的棕櫚制品讓當地人的生活豐富【詳細】
版納植物園在緬北發現植物新種“腺苞石海椒”
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在W. J. Kress等于2003年修訂的緬甸植物名錄中,記載了維管植物273科約11800種。自2014年至今,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牽頭的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詳細】
版納植物園獲云南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
4月19日,從云南省科普網獲悉,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2016年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考評中獲得優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