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第九屆園博會給力京南區域崛起
由于車流量大,京港澳高速(原京石高速)杜家坎的擁堵一直是一個難題,被人們戲稱為“杜大爺”,今年9月,京港澳高速改造工程完工,杜家坎收費站新增了十條進京收費通道,車輛通行能力提高了25%。經過這次改造之后,從現在的雙向4車道改為雙向8車道,這一地區的擁堵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隨著第九屆園博會將在豐臺區永定河西舉辦,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公布了園博會周邊道路規劃圖。包括長興路、梅市口路西延、京周路新線、大灰廠東路4條骨干路,年底前將完成審批,明年全面建設。
此外,京周路新線可連接杜家坎環島,可分擔京石高速交通壓力,大灰廠東路則連接蓮石路和西六環,實現河西地區路網與城市快速干道網的連接。梅市口路西延則位于豐臺區中北部地區,起點為玉泉路(又稱小屯路),終點為河西的長興路,規劃為城市主干路,設計時速為60公里。下穿豐沙鐵路,上跨五環路及永定河,還將與五環路形成全互通立交。據介紹,與梅市口路西延相交的規劃道路有18條。其與正在建設的南水北調巡線路相連接,形成繼京石高速、京良路(連接京石二高速)之后的又一條西南部進出城通道。
梅市口路西延工程建成后,將分流京石高速、河西地區約15%的車流量,是溝通豐臺河東、河西地區的交通要道。長興路建成后將完善河西地區路網,促進區域城市化,改善園博園外圍交通條件。北京市發改委表示,明年年底前,園博園及周邊市政基礎設施將進行改造,北宮路(北宮路與蓮石西路互通式立交橋)、京周路新線、梅市口路西延將陸續開工。長辛店北部將形成“兩橫、三縱”的交通結構體系,道路微循環系統將更健全。
14號線專設園博園站
公路交通固然方便,但對大部分居民而言,地鐵才是最可靠的出行方式。14號線的建設將把豐西區域與現有的地鐵網絡緊密連接起來。
資料顯示,地鐵14號線西起豐臺區長辛店東河沿路,一直抵達朝陽區的望京北部地區,線路全長47.3KM,全線設置36個站點。為配合園博會的舉辦,西段從起點張郭莊至西局共7站將在2013年上半年通車,全長12公里。它與9號線在豐臺北路實現換乘,在西局與10號線二期形成換乘,與軌道線網有很好的連接。地鐵14號線建成后豐臺段沿線將串起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園址、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三四環都市型產業帶和麗澤金融商務區、北京南站、蒲黃榆商圈等重點區域,構成了完善的立體交通路網。為了園博會,14號線還專門設立了園博園站,距離天安門廣場僅18公里的直線距離,讓園博會更多了一份吸引力。
據悉,目前14號線全線車站開工量已達到50%,管線改移完成近60%。為配合園博會的舉辦,西段從起點張郭莊至西局共7站將在2013年上半年通車,全長12公里。地鐵9號線,南起豐臺區郭公莊,經過豐臺東大街、六里橋、北京西站、軍事博物館等地,終點站為國家圖書館站。14號線與9號線在豐臺北路實現換乘,與10號線在西局形成換乘。開通時將很好地解決長辛店居民的出行問題。
發展 綠色生態發展帶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鋼筋混凝土的建筑逐步吞噬了原有的綠色與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居住便利的城區甚至與生態自然成為相悖的存在,要想尋求好的居住環境,不得不遷往近郊的新城,但同屬于城六區的豐西板塊卻受益于其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不僅日益在與市區的繁華便利接軌,而且不失原有的自然生態。
據悉,豐西板塊擁有北京北宮國家森林公園、鷹山森林公園、青龍湖公園、古樹公園等多處公園,曾經干涸的永定河,如今正逐漸恢復著往日的生機。今年,北京永定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將完成14公里城市段的建設和四大湖泊的蓄水。隨著生態的改變,沿岸西南數區開始構建全新的“綠色生態發展帶”。
今年豐臺區將打造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在永定河豐臺段13.6公里的河道上打造“一條廊道,五個項目區”,其中宛平湖的建設將在3年內使京石高速盧溝橋段兩側將形成湖光水色的景觀。
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是城南行動計劃中“一軸一帶多園區”產業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市規劃委規劃了沿岸13個重點建設區域,其中有5個布局在豐臺。全長13.6公里的永定河豐臺段,有名橋、古城等歷史文化元素,有湖泊、草甸等濕地生態資源。
此外,永定河豐臺段打造成為融商務服務、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和高技術產業發展于一體的新區,形成帶動城市西南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9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和豐臺區政府共同組織的豐臺永定河生態文化新區國際方案征集順利完成。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設計,豐西板塊所處的永定河豐臺段將成為融合商務服務、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豐臺永定河生態文化新區,成為推動城南行動計劃、帶動城市西南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前景 城南新核心
“城南的人均經濟總量為城北的三分之一,而地均經濟總量就更低,僅為城北的六分之一,這說明城南產業的含金量不夠高。”一直參與《城南行動計劃》調研工作的北京大學教授楊開忠說。
在北京明確“金融立市”的城市定位后,京西南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繼《2010-2012年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的城南新規劃出臺三天后,豐臺區又首次公布“兩帶四區”建設規劃細節,明確了加強區域交通、環境改造、公共設施以及文化產業的建設。
據悉,在三年規劃中,交通方面的建設成為了豐臺的重中之重,可概括為“765”:7是指建設7條軌道交通線,包括地鐵7號線、9號線、10號線二期、14號線一期、大興線、亦莊線和房山線;6是指加快6條跨區交通通道建設,包括蒲黃榆快速路、萬壽路南延、馬家堡西路南延、梅市口路西延、豐良路、京良路;5是指推進5條主干道路建設,包括石榴莊路西延、六圈路、周云路、北宮路、北宮南路,初步構筑了豐臺區域內部的道路交通骨架……
“豐臺具有成為新核心(北京多中心之一)潛質。”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市場研究中心王楠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在她看來,隨著麗澤商務金融區、中關村豐臺科技園、總部基地等概念的提出,豐臺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大大加強,這也會導致其商業和商務氛圍的集中和發展,再加上北京開始朝著多核心的城市結構發展,城市功能不斷拓展,豐臺區有望成為下一個北京多核心發展結構中的區域核心,成為京西南發展的一個區域核心。
在國家政策的調控影響下,北京地產價格已趨平穩,但由于規劃和空間的不可復制性,土地的價值卻在隱性的提升。未來京西南將成為與CBD比肩的“價值高地”。區域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必然要求與之相匹配的優質住宅出現。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