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 讓綠色舞動蒼穹
中山杉是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林木新品種。近年來,中山杉在園林和造林綠化行業的名氣越來越響,深受同行推崇。中山杉課題負責人、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殷云龍研究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重要樹木資源的培育、生態工程和景觀規劃研究。這些年來中山杉課題在他的主持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省內到省外,由國內到國際,逐步走出了一條由基礎到應用的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之路,已經成為我國乃至國際林木育種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的一個成功典范。
品種選育——不斷推陳出新
中山杉是從落羽杉屬樹種的種間雜交種中選育出的優良品系,因誕生于南京中山植物園而得名。落羽杉屬為杉科落葉或半常綠喬木,該屬有3個樹種,分別是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簡稱墨杉),均具有生長快、干形直、材質好、耐水濕、適應性廣等優點,是城市園林和公路綠化中很有發展前景的樹種。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陳永輝、王名金、伍壽彭等老一輩專家的努力下,開展了落羽杉屬樹種速生、耐濕、耐鹽堿品種的雜交選育,并選育出中山杉302(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雜交組合),是2002年首批通過國家級審定的16個林木良種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又進行了回交一代(中山杉302×墨西哥落羽杉)選育,然而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山杉302都沒有得到有效推廣。1996年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落羽杉屬植物研究的“接力棒”交到了更年輕的專家——殷云龍等手上。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殷云龍等專家不斷探索,也不斷前進。“十五”期間,殷云龍主持的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羽杉屬耐鹽堿雜交種中試示范“獲得立項支持,從此中山杉在江蘇、浙江、上海等10多個省市得到推廣。
以墨西哥落羽杉為母本的“雜交墨杉”培育一直是落羽杉屬樹木雜交育種的難點。經過9年多努力,終于成功培育出新一代雜交墨杉無性系,即第3代中山杉,對常見的墨杉赤枯病有明顯抗性優勢,其科研和應用價值不可估量,為“中山杉”品種的規范化和優質高產奠定了新的基礎。第3代中山杉是首次按照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程序培育的新品種。其中“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雜交育種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專利號200710025662.4)。“墨杉雜種中山杉405、406、407和502”已獲得國家林業局林木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證。
品種選育始終是中山杉研究的核心。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耐鹽育種、抗病育種和產量與品質提高等方面也在取得新的突破。通過中外合作培育第4代中山杉新品種已經成為課題研究的下一個目標。中山杉的研究和推廣可謂基礎扎實,后勁勃發,不斷向科研精深化,應用產業化方向推進。
研究成果——日漸蜚聲海內外
沿海森林退化和濕地消失、退化危機是全球性的問題,而且可能越來越嚴重,落羽杉屬樹種對于恢復濕地退化的沿海地區以及作為一種新型生態綠化樹種應用于城市景觀和其他綠化項目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落羽杉屬雜交種的選育可謂成果卓著。課題組已在國外刊物發表論文及相關報道8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研究論文40多篇。2001年在南京埋沒了30年的中山杉被美國園藝學家Dave Creech教授“慧眼識英雄”,引種至美國,2010年又在墨西哥著名的林業專家Teobaldo Eguiluz-Piedra先生的努力下,引種至墨西哥,從而聲名享譽海外,重新激起了美國和墨西哥同行對落羽杉屬植物保護和利用的新認識,開啟了中、美、墨國際合作的新領域。國外專家的努力為使落羽杉屬雜交種的選育建立在更為優化的種質資源基礎上奠定了新的基礎。
應用推廣——前景越來越廣闊
中山杉首先是在上海地區大量種植,隨后,華東、華中、華南、中南地區的10多個省市也相繼開始種植中山杉。不僅如此,殷云龍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利用他們掌握的技術,使中山杉苗木數量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近年來,中山杉在國內已廣泛應用于農田林網、灘涂造林、公路綠化、城市園林綠化、濕地工程、綠色景觀通道、生態城市建設和新農村綠化等方面。在南京建設機場高速公路、上海外環綠化帶等工程中都有絕佳的表現。2003年,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還在重慶萬州的三峽庫區進行了消落帶造林試驗,取得成功,目前當地有關林業部門正在大力推廣。中山杉因出色的耐鹽堿、耐水性及景觀效果近年來也在昆明滇池的退耕還湖造林工程中大顯身手。
目前中山杉種苗市場前景良好,各地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爭先恐后引進種植各種規格的中山杉苗木。為了滿足我國造林工程對中山杉優良樹種的新要求,提高中山杉的繁殖效率,加快品種的換代更新,課題組新育成的第3代中山杉即雜交墨杉優良無性系的中試示范,也已獲得國家科技部的立項支持,以此推廣為契機,已經先后與江蘇省靖江市園林苗圃、江蘇省句容市淳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省鹽城市苗圃、寧波市永豐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昆明市久豐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了授權生產協議。近年來,課題組還與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工業學院合作,開展材性分析和加工利用研究,目前已經試制出耐腐和耐火膠合板材系列產品。我們期待中山杉新品種的出色表現為地球帶來更多綠色的同時,也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助推綠色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靖江中山杉破解消落帶生態治理難題
滾滾江水中,載著央視記者的輪船駛向重慶三峽庫區的消落帶。遠遠望去,在江邊寬闊的消落帶上,很多工人正在種樹。這是中央電視臺大型直播節目《直播長江》中的一幕。長達6分鐘的報道主角,是來自江蘇省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