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客土抬高地面、底部設隔離層及滲水管復合型改土技術
這種技術設施復雜,是最為完善的治鹽堿的技術,成本較高。
將種植地挖深60—80cm,周圍做高出原地面10—50cm擋土墻,底部填20cm厚的鵝卵石或直徑3—5cm的石子,上蓋土工布,然后填滿客土。種植地下挖的深度根據當地的地下水位確定,一般不應超過該地的常水位。種植池抬高的高度,應根據所設計的園林植物特征和種植池面積確定。一般喬木樹種應抬高些,灌木低些;怕鹽堿澇的樹種應高些,耐鹽耐澇的樹種則可低些;種植池面積較大時抬高的可低些,較小時則應高些。近幾年來,多彩鋼筋混凝土或條石作擋土墻,雖然一次性投資較高,但堅固性很強。結合造園及小品裝飾,外面用大理石或用瓷磚,美觀大方,效果更好。此法適用于土壤含鹽量較高的任何區域。
為了徹底控制地下鹽水聚集,在客土層下部布設一套排水設施,主要由滲水管、檢查井、強排井等組成。應用滲水管匯集地下水,滲水管根據綠地面積設計排列形式,匯水輻射距離一般為25m范圍內。主管線每隔30m設檢查井,管線坡降不小于0.5%.滲水管外包扎用棕麻、編織袋、土工布等,降低土粒進入滲逤滲水管周圍填厚12—20cm的石子,以保證匯水暢通,及時排出。
實踐證明,客土抬高地面相對降低地下水位,再加上底部隔離層和周圍擋土墻隔斷了鹽堿縱向、橫向入侵的通道,再加設排水設施,使客土能夠長期處于淡化狀態,園林植物免遭鹽堿危害。實驗表明,換土7年后,客土0—60cm土層含鹽量仍控制在0.1%以下;效果最差的,土壤含鹽量也控制在0.2%以下。經過取樣調查還發現,不僅客土未發生次生鹽漬化現象,而且隔離層下部的鹽堿土也在逐漸淡化,含鹽量大多為0.2%--0.4%.由此可見,客土抬高地面,底部設隔離層,加設排鹽管道設施,這一微區改土措施,是濱海鹽堿地區園林綠化有效、快捷的方法。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