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法國庭園
在十七世紀,為了顯示國王享有統治一切的巨大權利,法國的建筑家和工程師們修建了很多大型園林景觀。在凡爾賽,著名園林景觀建筑師安德?李?諾特創建了傳統法國庭園風格:大氣的景觀、長方形草坪、整齊的花壇、花壇四周由常綠植物組成的綠籬。此外,還有一條條林蔭小徑,以及修剪整齊、像士兵一樣豎立在路旁的喬木。露臺、水池、噴泉有時也出現在此種花園里。當這一風格逐漸被人們接受后,很多法國建筑師開始模仿李?諾特的園林設計手法,并將其成比例縮小,如在巴黎西部的巴格塔利花園。
很快,傳統法國庭園風格就風靡歐洲。之后的一個世紀,它又傳入美國南部的大型種植園和貴族花園。在阿拉巴馬州,這種集美麗和平衡于一身的園林風格在塞爾瑪市的斯特蒂文特會堂得到了充分體現。
除了大型花園,該風格經調整后也被用于私家花園。蒙哥馬利市的派吉?吉伍翰的后花園、菲爾霍普地區的克勞德?斯蒂爾的玫瑰花園,都是很好的例子。此種庭園設計嚴謹規范,注重對稱性和平衡性,整個花園有明顯的主軸。從高處觀賞時,能清晰的看出整個花園是由幾個規范的幾何造型構成的。
此種庭園多為大型花園,常出現在皇宮以及貴族的府邸。花園的建造者希望通過嚴肅華麗的景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此外,這一風格還吸取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文學藝術元素。
草坪和被修剪成各種造型的常綠灌木或喬木在此種庭園里十分常用。花的使用較少,除非是特意設計成某一主題的花園,如玫瑰園等。有時,園中也會出現一些小型花壇。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互聯網是公共空間 沒有任何群體會一枝獨秀
12月4日下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詳細】
鮮花遇上互聯網 600億市場被打開
近日,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資本對這一領域的持續看好,讓原本小而美的小眾消費進入大眾視野。短短幾年間,鮮花借此從原本屬于節日、慶典的奢侈品,開始成為很多人桌面案頭的生活必需品。【詳細】
北京成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國試點
近日,全國綠化委員會下發關于批復北京等四省(區、市)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內蒙古、安徽、陜西等四省(市、區)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工作。【詳細】
互聯時代城市設計變革的思考
互聯時代人們的城市存在方式是時間序列事件體驗,而不再是空間序列產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