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生態學思想的理解
近年來,生態一詞經常在廣告、宣傳報道、談話等各種場合出現。有人擔心用得太濫。筆者卻認為人人講生態,這是大好事,是人們認識和社會意識的大進步。
當然,生態是什么?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教科書上對生態學下的定義是:“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包括不同生物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而在系統科學迅速發展的近代,又有人定義為“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相互關系的科學”(馬世駿)。
筆者想從另一個角度,即從思想的角度,乃至從哲學的角度談談對生態學思想的幾點理解:
生態學思想是人對自然愛心的凝聚。
關心和從事生態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來源于對大地母親、對自然的真誠熱愛。兩百多年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向印地安人“征購”土地。印地安人的領袖西雅圖寫了一封信給總統。我們可以看看信的片斷。
“總統從華盛頓捎信來說,想購買我們的土地,但是,土地、天空、河流……怎能出賣呢?
我們熟悉樹液流經樹干,正如熟悉血液流經我們的血管一樣。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芬芳的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山巖、草地、動物和人類都屬于一個家庭。
大河小溪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那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必須記住:土地是神圣的。清澈湖水中的每一個倒影,都反映著我們人民中的歷史事件和生活歷程。那潺潺的流水聲,便是我們祖輩的親切呼喚。
河流也是我們的兄弟,他解除我們的干渴,載運我們的獨木舟,撫育著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因此你們必須象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給河流以慈愛。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必須記住:就如同空氣一樣,對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他給了我們祖先的第一次呼吸,也接受他的最后一聲嘆息;同樣地,又將給我們每個子孫以及所有的生命以靈魂。因此你們必須保持土地的神圣性,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土地上的百花爭艷和撲鼻清香。
你們會教悔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們教悔自己的孩子那樣嗎?即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土地所賜予我們的一切,也會賜予我們的子孫。
我們知道,人類屬于大地,而大地不屬于人類。世界上的萬物都是互相關連的,就像血液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聯結在一起一樣。生命之網并非人類所編織。人類所做的一切,最終會影響到這個網絡,也影響到人類本身。因為降臨到大地上的一切,終究會降臨到大地的兒女們身上。”
這一段文字,讀起來令人感動。
無獨有偶,全國生態農業第一縣黑龍江省拜泉縣委書記王樹清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狠抓植樹,使全縣愛樹成風。老百姓說“別動樹!樹是王樹清他爹”。王樹清則充滿感情地說:要善待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善待祖先留傳的資源,善待自然。他把自然、把生態環境、把這一切都熔化進了他的生命。有一次他帶領干部下鄉,看到一處公路邊的樹被砍了。他請大家都下車,然后自己向被砍的樹三鞠躬,以示哀悼。大家都受到感動,以后遇到類似事件,都特別關心。
從無數生動的事例和論述中得到教益,使我深思,生態學的思想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而是人對自然愛心的凝聚。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帶你感受大自然的極簡之美,荒蕪卻震撼心靈
作為全美西部最大的國家公園,占地340萬英畝的死亡谷很好的詮釋了什么是大自然的極簡之美,目之所及一片荒蕪,卻震撼人心。1849年是Sutter在亞美利加河發現黃金的第二年,改變美國西部面貌的淘金熱剛剛拉開序幕,一批淘金【詳細】
遺產漫步|自然之神殿——悠仙美地
處于內華達山脈的悠仙美地(Yosemite),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它生動地展示了花崗巖基巖受冰川侵蝕的影響,有著十分獨特的地質特征。數百萬年來的重復冰川作用形成了集中的景觀,包括高聳的懸崖,穹隆,和瀑布等,冰蝕地形十分特殊,其中Yosemite山谷,有著深達914米的冰川蝕刻的巨大裂隙,和巨大的花崗巖崖壁。【詳細】
自然和文化遺產當共同保護
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文明。當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或消失,文明就會隨之塵封。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歷史。【詳細】
多倫多EDIT設計節新展 將自然帶回城市空間
在由科技推動的當今社會中,是創新讓我們有機會跨越自然與城市生活之間時刻存在的鴻溝。考慮到這種連接性,carlo ratti associati策劃并設計了一場互動式展覽,對城市景觀與自然世界之間不斷演化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