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植物
來自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正是4.7億年前最早的植物登陸,導致此后一系列的冰期事件的發生。奧陶紀結束于4.44億年前,在這之間的一段時間氣候逐漸變冷,冰期出現,造成這一事件的原因是大氣中碳含量的急劇降低,而陸生植物的出現卻是根本原因。
最早的陸生植物是現代苔蘚類的祖先,它們從附著的花崗巖中吸取鈣、鎂、磷、鐵等元素,造成地球表面風化作用加速,其中的鈣、鎂元素在吸收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后在海洋中沉積為碳酸鹽巖,由此引起全球碳循環失衡,繼而導致全球氣溫降低了5攝氏度。另外,花崗巖中流失的有機磷和鐵等元素在苔蘚植物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富營養化,這一過程也加速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使全球氣溫額外再降低了2~3攝氏度。這些營養物質進入海洋,以及全球氣溫降低引起了海洋生命的大滅絕,而這也正是曾令科學家感到困擾的一次大滅絕。
研究者使用現代苔蘚植物小立碗蘚(Physcomitrella patens)來進行研究,他們在幾個恒溫箱中放置了巖石樣,接下來在部分巖石上培養了小立碗蘚,三個月后,他們測量苔蘚對巖石化學風化作用的影響。基于實驗資料,研究者利用地球系統模型重演了奧陶紀發生的真實情況。埃克塞特大學的地質學家Tim Lenton教授說,植物主要通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來降低地球氣溫,但是,這一過程的速度極為緩慢,植物需要花上百萬年的時間來消耗現代社會排放出來的大量二氧化碳。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