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茨:生態與藝術的結合
拉茨1939年出生于德國達姆斯塔特,父親是一位建筑師。童年時他即在父母的花園里種植蔬菜。十五歲時,便種植了一處擁有幾百棵果樹的果園,在以后的很多年中,他能為父母和親戚朋友們提供新鮮的蔬菜水果,后來又用賣果園賺的錢供自己上學。對栽培果樹和有關果樹方面的興趣至今還體現在他的規劃中。由于父親的,他對建筑產生濃厚的興趣,也獲得了許多重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他上中學的時候,就決定了將來要做一位景觀設計師,這樣他可以像建筑師那樣創造性地工作,但是用更多的植物材料。
1964年拉茨畢業于慕尼黑工大景觀設計專業,然后在亞琛工大繼續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1968年畢業后建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并在卡塞爾大學任教,在那里,他有機會與很多工程師、家和建筑師合作,接觸不同的行業、學習不同的技術。他們探討的包括屋頂花園、水處理、太陽能利用等,并且積極地把的附諸實施。這些研究與合作使他受益匪淺,對他今后的事業和在景觀設計中始終貫徹技術和生態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83年拉茨在卡塞爾市建造了自己的住宅,這是一處以利用太陽能為主的生態住宅,在當時并不多見,這一住宅贏得了相關的建筑獎。后來他移居慕尼黑附近,在那里他又為自己的家和事務所建造了類似的住宅。拉茨從建造住宅的過程中學到許多相關的知識,這種體驗對于他的景觀設計實踐也非常重要。
拉茨認為,景觀設計師不應過多地干涉一塊地段,而是要著重處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讓其他廣闊地區自由發展。景觀設計師處理的是景觀變化和保護的問題,要盡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環境中看上去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斷地體察景觀與園林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思想源泉,從中尋求景觀設計的最佳解決途徑。
設計之初應盡可能采用一種理性的,結構清晰的設計,設計師首先要建立一個理性的系統,即對于特定項目的觀念和的系統。在不同的項目中,規劃可以有很多變化。只要一個規劃項目是在不斷發展的,就會有某些不可預見的情況,這意味著要在做的時候,就能預想到以后的發展。
對于傳統園林,拉茨認為,應該學習借鑒,但是不能照搬。過去的許多手法他在設計中也經常運用。他的設計不是故意違背傳統,追求標新立異,但也不追求與傳統的一致,而是尋求適合場地條件的設計,追求的是地段的特征。他對自然與美有自己的理解。例如,他從來都不認為采石場是剎風景的東西,相反,在他眼里,它極富魅力。還有,他認為,熔化的鐵水在凝固時產生的肌理和鐵塊的銹蝕本身就是一種自然,比起種植花木毫不遜色,甚至要更自然一些。也正因為如此,他在杜伊斯堡風景公園中讓粗糙的鐵板裸露地面,讓鋼鐵的構筑物自然銹蝕。這種與眾不同的理解也許就是他的作品不同于傳統的原因。
拉茨非常欣賞密斯凡德羅(MiesVanderRohe)的建筑,特別是密斯建筑中“少”與“多”的關系。他常常在景觀設計中利用最簡單的結構體系,如在港口島公園中,他用格網建立了簡單的景觀結構。他認為港口島的這一結構體系是非常自然的,就像在大地上已經存在的一樣。形式和格網在拉茨的許多規劃設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拉茨感嘆景觀設計與相關學科相比發展的滯后,他認為,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至少落后于藝術和建筑二十年。五十年代有一些借鑒建筑語言的較乏味的設計,但也只是過眼煙云。除了個別園子以外,大多數的園林中缺少一種真正理智地與現代主義的對話,而流于一種表面的嘗試。從來沒有真正的包含大眾文化和后現代主義的園林,景觀設計師幾乎沒有找到通往后現代園林藝術的切實可行的道路。現在,又沒有仔細考慮結構主義,盡管它特別適合于表達景觀結構。大多數景觀設計師或者玩一些形式的游戲,或者一頭鉆進了,他們不敢用體現當代文化的設計語言。景觀設計要趕上藝術與建筑發展的步伐,需要做更多的事。
拉茨認為,技術、藝術、建筑、景觀是緊密聯系的。例如,技術能產生很好的結構,這種結構具有出色的表現力,成為一種藝術品。杜伊斯堡風景公園中的鐵路公園就是由工程師設計的。拉茨在設計中,始終嘗試運用各種藝術語言。如在杜伊斯堡風景公園的由鐵板鋪成“金屬廣場”和他在法國Tours附近設計的國際園林展花園中就能看到極簡主義藝術語言的影子,杜伊斯堡風景公園中地形的塑造、工廠中的構筑物、甚至是廢料等堆積物都如同大地藝術的作品。事實上,在國際建筑展埃姆舍公園中,有關藝術的主題也越來越多。拉茨的作品從很多方面是難以用傳統園林概念來評價的,他的園林是生態的,又是與藝術完美融合的,他在尋求場地、空間的塑造中,利用了大量的藝術語言,他的作品與建筑、生態和藝術是密不可分的。
編輯:yongqiang
相關閱讀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
麗江第一村:人杰地靈的清水古鎮
清水古鎮又名清邑、清水驛、清邑街,位于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狹長的干熱河谷平地。從邊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漢文化積淀之深;從人才開發之多及自然村落綿延之大等諸多方面評價,堪任"麗江第一村"。【詳細】
園林景觀小品,哪一款更有情趣
生活的創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