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彼得·拉茨的后工業景觀設計理念(圖)
進一步細分,后工業景觀設計又包括后工業公園、后工業廣場、后工業藝術社區、后工業小區等。我國的上海世博會整個就是一個后工業公園,其中的都市最佳實踐區廣場就是典型的后工業廣場。后工業藝術社區的代表作品則是加拿大的格蘭維爾島。
工業化城市化的一個負面結果就是工業和生活垃圾的增多。城市逐漸被垃圾包圍,原先處于較偏遠地段的垃圾填埋場越來越接近城市中心,在另外開辟新的垃圾處理地之前,對這些特殊地段做景觀處理已經擺上日程。這就觸及到后工業景觀設計的環保意義。這方面的成功典范是美國紐約的FRESH KILL LANDFILL,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正在轉變成全新的生態公園。
昔日的FRESH KILL垃圾填埋場
未來的FRESH KILL公園
后工業景觀設計代表人物:【德國】 彼得·拉茨
代表作品:
德國魯爾區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德國薩爾布呂肯市港口島公園
后工業景觀設計對于我國城市規劃的啟示
后工業景觀公園建設是西方發達國家對工業文明衰落過程中產生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從文化、生態、景觀等多維視角和層面提出的系統整體對策,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有學者從可持續發展的土地開發管理角度出發,提出建設后工業景觀公園是工業廢棄地利用的過渡性對策,經過進一步的生態修復與重建,土地景觀終究會回歸到工業文明前的田園牧歌式環境狀態。可以看出,這種對土地景觀格局發展的預判飽含著生態理想,但卻忽略了對負載著文化傳承使命的工業遺產的景觀意義給予足夠的思考和重視。工業廢棄地土地利用的未來模式將取決于多重因子作用的疊加,生態因子極其重要,但并非全部。
應用生態學的生態位理論來作進一步思考,可以看出,工業文明時期的工業場地,工業景觀石工業生產的物化表征和驅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載體,是地區經濟輝煌的標志。如果將其比作生態元,它是符合現實生態位的空間和功能要求的。但當結構性危機產生以后,工業場地逐漸轉化為工業廢棄地,工業景觀也演變成了廢棄工業設施,表明它的現實狀態已經與原來的生態位不符;而后工業景觀公園作為工業廢棄地更新的一種成功對策,實質上是探尋到了與新的環境條件符合的潛在生態位后,占據并充分利用資源將潛在生態位轉化成新的現實生態位。
目前,工業廢棄地的再生問題是我國大量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必須面對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立足調查、分析我們自身的客觀情況的基礎上,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作為后工業景觀公園的經典范例,對我國國內廢棄地改造利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編輯:zhaoyua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