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商品房綠化建設誤區
1 誤區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城鎮的園林綠化建設,突飛猛進,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各地蓬勃發展的商品房開發,帶動了大面積的綠化建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珠江三角洲大小城鎮,房地產投資逾千億元。開發商互相攀比,競相建造“高標準”的園林綠地,有的花園造價每平米超千元,比建房子的造價還高,導致不少商品房的綠化“變了味”,陷入華而不實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以環境藝術代替綠化
當前大多數的房地產開發商,未能深刻認識居住小區綠化的主要目的,加之為了推銷需要,普遍將綠化的地方變成鋪裝廣場,把大大小小的雕塑、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布滿各個角落。這些環境藝術“杰作”無疑給人們提供了“視覺享受”,但無法起到綠色植物所提供的改善居住環境質量的作用。
(2)以鋪草坪、栽花灌木代替綠化
為使“黃土不露天”,全國各地大鋪草坪,不少商品房開發商,以大鋪草坪或栽植五顏六色的地被植物代替綠化,偶而種上喬木樹種,也不過是草坪上的點綴而已。殊不知樹冠濃密的高大喬木,不僅是園林藝術的骨骼,更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角。
(3)盲目引入外地樹種
個別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制造廣告效應,引入了一批每株價值數萬元的原產熱帶非洲的“象腳樹”。每當西伯利亞寒流橫掃嶺南時,這些“象腳”冷得“直打哆嗦”。盲目引入的外地樹種由于“水土不服”而死亡的現象屢見不鮮,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4)盲目種植大樹
早在5年前,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妝點門面,不惜代價,翻山過海把海南島10多米高的大油棕和胸圍3~4米的廣西大榕樹搬回珠江三角洲,為了運輸方便,這些大榕樹的樹冠全部削盡。慘遭“砍頭斷肢”的老樹,雖然經過多年栽植,仍未能“恢復原氣”,生勢奄奄一息,且百病纏身,根本起不到綠化環境的作用。
(5)舍得花錢種樹,舍不得花錢管理
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都舍得花錢,由承包商完成綠化工程,并負責保養1~3個月,以后交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但大多數的物業管理公司卻不肯花錢維護園林綠化,致使本來整齊美觀的花園綠地,雜草叢生、枝殘葉破,甚至病蟲害橫行,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全國的商品房園林綠化的面積,累加起來是個天文數字,是城鎮綠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幫助房地產開發商走出園林綠化建設的誤區,不僅可以減少投資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城鎮園林綠化質量,改善居住環境,美化家園,造福子孫,對此,園林綠化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的。如何使商品房的園林綠化建設走出誤區,筆者提出幾點不成熟的意見。
2 走出誤區
(1)加強園林綠化對提高人類居住環境質量重要性的科普宣傳,使選購商品房的買家,懂得以科學態度鑒別商品房環境的綠化建設質量,促使商品房開發商,重視小區綠化建設的科學性;
(2)希望建設部補充頒布商品房的綠化建設規范及操作指南,規范綠化設計中喬灌木、多年生草本、草坪以及鋪裝廣場、道路、園林建筑等面積的比例,使綠化設計有章可循;
(3)加強有關部門的資質審查,保證綠化設計、施工的質量;
(4)嚴格綠化建設的驗收制度,堵塞綠化工程驗收中的“走過場”及私相授受、蒙混過關的腐敗現象。
新的世紀里,中國的房地產產業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商品房將如雨后春筍涌現神州大地,商品房的綠地,將是全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組成部分。本文僅拋磚引玉,以期引起各界關注。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