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山水園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為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21世紀城市建設模式時,提出“山水園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導:群山披綠,古木垂林,奇花異草,蔥蘢秀麗;環城綠帶,茂林蒼郁;公共綠地,波光瀲滟;城區綠樹掩映,道旁花卉點綴,庭院流水透綠,雕塑風格多樣。隨著時代與經濟發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規則而言,則無定式。本文以池州為例,對建設山水園林城市進行探討。
1、概況
池州地處皖西南,長江南岸,東接銅陵,南依黃山,西望廬山,北與安慶市一江相鄰。境內有九華山、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風景區和保護區,森林覆蓋率52%,是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
城區位于長江之南,南依九華山,面積359km2,人口15萬。區內有山有水,植物群落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的先天條件。在城市規劃中,城區分成三個功能區,即以老城為中心的主城區,江口臨江工業區,南關站前區;結合這三個區和城市地理條件,城市綠地系統由相對完整的三個景觀區域組成,綠地面積為302.79hm,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6.43%,人均綠地面積15.14m2,公共綠地11m2/人。
2、堅持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
20世紀以來,以城市綠地、水體治理為重點的城市環境建設,得到了重視和發展。但盲目而缺少生態設計的綠地卻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世人公認的生態園林先驅伊安·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中說:“在設計建設一座城市的時候,自然與城市兩者缺一不可,設計者需要著重考慮的是如何將兩者完善的結合起來。”,只有把城市和綠地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城市生態系統才能得到良性循環,“山青、水碧、城綠”的目標才能變為現實。
2.1建設森林城市,讓城市置于綠色和森林之中
山水園林城市其實質是以山和水為載體,以森林為依托,把城市建筑和構筑物置于綠色的環抱之中。池州市在建設森林城市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杏花村風景區、白沙湖風景區良好的森林植被,并聯系中心區、生態恢復區將森林楔入城市建設用地,形成開敞、優美自然的城市森林風貌。在實施過程中,應堅持下列原則:
2.1.1堅持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要想成為森林城市,首先必須做好“面”上的文章,也就是老城區周圍的杏花村、白沙湖風景區、生態恢復區、長江防護林等面上的綠化,這樣,城市將被森林包圍;其次,在城區應大力抓好城區道路和濱河綠地建設,堅持以喬木為基調,形成城市綠廊。這兩方面均是公共綠地的范疇,只要政府政策得當,執行到位,就比較容易實現。但形成森林風貌,光有“線、面”結合還難以形成良好郁閉度,還要提高城市“點”的綠化程度。“點”主要指居住小區、機關、事業單位,廠礦、企業等專用綠地,投資與管理屬各自單位,這方面政府應探索一條符合建設山水城市和實際的經營監管機制,從而使“點”上的綠化與線、面相結合,成為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2.1.2堅持生物多樣性的原則
“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堅持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植物多樣性又是動物、微生機多樣性的基礎。實施生物多樣性工程,不僅可以豐富城市園林景觀,最重要的是通過植物生態群落的多層次結構,提高植物凈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時又促進各種鳥類、昆蟲、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種間的生存競爭,使城市生態系統處于協調狀態,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生態效益,降低綠地養護成本。
池州氣候溫暖濕潤,熱量、物種豐富。在杏花村、白沙湖、生態恢復區等地應保持以鄉土樹種為特色的原有植物生態群落,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對野生植被,稍加干預,使其適者生存,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物種豐富、季相分明的景象。要避免杏花村景區那樣,先破壞,再栽植的形式主義再次發生,降低其生態功能。
池州老城區,原有樹種不過一百余種,遠遠低于國外的3000-4000余種,而且鄉土樹種更少。在今后的建設中,應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大力培育、馴化鄉土野生樹種,豐富城區植物種類。實踐已表明,本土的檫木、杏樹、檵木等樹種不但觀賞性很強,而且在城區適應性亦很強。在建設山水園林城市進程中,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重點從事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工作,為城市提供適應性強的新品種。
堅持生物多樣性原則,還必須以野生態系統為基礎,堅持喬、灌、花、草相結合,使城市森林名副其實,盡力發揮其生態效益。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山西晉中:拉開綠化骨架營造園林化城市
近年來,山西晉中市委、市政府秉承“以人為本,綠色惠民”的生態園林建設理念,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載體,全面實施公園綠地、道路景觀、彩化美化、生產綠地建設,實現了城市園林綠地品質與數量的全面提升。【詳細】
南澳將打造成深圳首個生態旅游森林小鎮
日前,記者從新區城市管理和水務局了解到,新區已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下簡稱“創森”)工作,除了推進編制新區“創森”詳細規劃外,南澳作為整個深圳森林資源最豐富的一個區域,將打造成深圳首個生態旅游森林小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