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發布綠色建筑發展“十二五”規劃
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發展“十二五”規劃《寧夏回族自治區綠色建筑發展“十二五”規劃》,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于近日印發。到“十二五”末,我區綠色建筑面積將達600萬平方米,占新建民用建筑總量的10%,基本建立綠色建筑的政策體系、管理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產業集群。
我區既有建筑保有量約1.3億平方米,2005年以前的既有建筑90%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在達到同等室內舒適度的條件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同等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2至3倍。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減排潛力巨大。
《規劃》指出,到“十二五”末,全區綠色建筑面積達600萬平方米,其中一、二、三星級綠色建筑面積分別為400萬、150萬、50萬平方米。全區綠色建筑達到新建民用建筑總量的10%。在5個設區城市的規劃區內,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要求,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要求。可再生能源利用替代常規能源量占建筑總能耗的10%。在現行建筑節能標準要求基礎上,單位建筑面積能耗降低10%,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0%。累計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110億標磚,新型墻材產量占墻材應用總量的70%。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綠色建筑≠屋頂花園,真相盡在高交會
如今,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已經是全球建筑發展的大趨勢。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已經開始推廣綠色建筑,但對于什么是綠色建筑,很多人還存在一些誤解。【詳細】
商務區博物館居民區 上海綠色建筑快速生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我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循環經濟越來越成為產業園區及企業的共識和行動;生態文明、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民眾的自覺選擇。【詳細】
深圳綠色建筑領跑全國 展現城市綠色文明
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兩年一屆的“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有9個項目獲評創新獎一等獎,深圳的項目占了1/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