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如果說前面的"八個方面"鞭辟入里的話,那么,仇保興對城市規劃現狀的論述更是入木三分。城市規劃的現狀曾使他"困惑"。"我國城市建設以’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速度突飛猛進,城市規劃也迎來了空前的繁榮,但城市規劃工作者的苦惱、彷惶也與日俱增。"他對規劃存在的問題從以下諸方面進行了解讀。
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失去調控作用。
規劃失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許多城市總體規劃尚未到期,但城市建設規模已完全突破原定的框框。許多城市為期20年的規劃指標5年"完成"已成為"常識"。在這種大大超越規劃預測的發展速度面前,規劃的失效就成了普遍現象;另一方面總體規劃的實施進程滯后于規劃的期限。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規覆蓋率低,以至于基礎設施不能合理布局和相互銜接,反映在道路建設上就是修了挖,挖了又修,老百姓戲稱為城市道路應安上拉鏈。
城鄉規劃體制分割,城郊結合部建設混亂。
傳統的城市規劃管理始終受到"規劃區"或"市區"等模糊概念的限制,城市郊區的規劃管理沒有具體細則,因而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只能將其畫成空白地帶。而實際工作中所采用的規劃部門與土地管理部門分而治之的辦法,其結果使城郊結合部成了"兩不管"的臟、亂、差地帶,造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郊區病。
開發區規劃建設與城市總體規劃脫節,自成體系。
各類開發區、大學城、科技園、軟件園、旅游度假村等等可以獨立進行規劃,肢解了城市的總體規劃,給城市長遠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歷史建筑、城市風貌受到嚴重破壞。
解放以來,我國城市中傳承著城市文脈的歷史古建筑和遺跡受到三次嚴重破壞,第一次是解放初期到大煉鋼鐵時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第三次是改革開放之后,借"改造舊城,消滅危房"的動人口號、"為民辦實事,舊貌變新顏"的雄心壯志和拆真文跡、造假古董的愚蠢行為,使某些城市的歷史建筑、城市風貌遭受了滅絕性的毀壞。
城市生態受到破壞,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80%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農村河道、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燃煤廢氣、汽車尾氣和灰塵使許多城市難見藍天白云;城市生活垃圾增多;綠地被違法建筑不斷蠶食;這一切都導致我國許多城市生態受到嚴重破壞。全球十大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我國就占了八個。
規劃監督約束機構軟弱,違法建筑嚴重泛濫。
全國600多個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違法建筑的蔓延現象。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受城市集聚經濟的輻射影響,集體土地未征用就進行開發建設,再加上與腐敗現象相勾結的城郊"圈地風",造成違法建設屢禁不止,呈愈演愈烈之勢。
城市建設時序混亂,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和重復建設浪費并存。
一些領導缺乏城市規劃知識,建設城市就如"農民城"那樣,房子成批蓋起來了,但道路、供水、排水、尤其是污水、供熱等基礎設施嚴重短缺。這種先蓋房后修路、再修下水道的錯誤建設時序,使許多城市污水橫流,建筑垃圾遍地,生態綠地大量被占用,城市的生活環境質量持續下降。
區域化規劃或協調機制不健全,傳統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風。
一些規劃部門仍拘泥于"城市規劃區"的舊框框,忽視了城市與周邊城鎮的協調發展、城市與城市間的相互作用和城市與郊區一體化發展。這種"只見單個城市,不見區域城市群"的傳統思維,使城市發展的良性循環受到破壞。
城市建設風格雷同,千城一面。
對城市現代化的片面理解和互相模仿,盲目追求城市變大、變新、變高、變洋,熱衷于建設"標志性"建筑,而為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難的經濟適用房建設則被擱置一邊。大廣場、寬馬路、大草坪、豪華辦公樓、景觀房產、歐化建筑席卷全國。
中小城鎮規劃建設未引起足夠重視。
許多小城鎮選址不合理,缺乏產業支撐,只是長官意志的產物,而不是將其看成是城市社會經濟組織復雜系統的組成部分。這樣,小城鎮發展就脫離了為周邊村莊服務的集聚功能。
交通擁擠,市民出行困難。
一方面,小汽車和流動人口增加過快。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小轎車價格的大幅度降低加速轎車進入家庭而使交通擁擠進一步加??;另一方面,"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方針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城市居民收入貧富差距不斷增大,低收入市民住房困難依然存在。
對上述問題,仇保興列舉了大量的事實,既有他當市長時接觸到的,也有他從全國城市的調查分析所了解到的。除此之外,他還列舉了城市過分"美化"的幾種表現:
一是毫無特色的"景觀大道"。如南方某城市,人口不足30萬,竟修建了100米寬的純景觀用大道;二是華而不實的大廣場。一些"先富起來"的城市一窩蜂地在城市中心開辟巨型廣場,這些盲目求大的廣場,從市中心高密度和繁華地帶拆遷出來,代價特大,往往事倍功半;三是粗糙而不協調的街頭雕塑。以閃閃發亮的不銹鋼制作的粗糙雕塑到處占據著城市空間醒目的位置;四是泛濫成災的假古董。過多過濫的建造民族園、三國城、水滸城、西游記宮等;五是倉促建造標志性建筑。這種為自己留芳的急功近利行為,恰恰忘卻了真正的城市眼睛--標志性建筑所必需具有的城市特質的承載者和環境的協調性;六是鋪天蓋地的玻璃幕墻。一股以馬賽克和玻璃幕墻、燈光工程和戶外廣告等為特征的美化技術席卷全國大小城市,大到公共建筑,小到城郊農舍,千篇一律被這些"新裝飾材料"所包裹。
宏觀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局部典型案例的分析,無不顯現仇保興所提出的觀點,切中要害,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又該從何處著手呢?
要解決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涉及面之廣,涉及部門之多,涉及內容之深,完全可以說是一個龐大復雜而且是長期的工程。關鍵是要抓住核心環節,仇保興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是城市規劃體制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時進行創新。這種創新包括規劃理論、技術、法律和政府管理體系等方面。他還提出"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規劃調控的目標,并及時彌補其不足。"政府工作和城市規劃建設要主動適應和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也是一場改革。他說:
對城市化的研究,在于對城市規劃的理論創新。規劃理論創新就是要從以前的單一學科轉變為多學科協同的綜合科學。規劃本身是多學科的。以前我們是就規劃談規劃,片面講究秩序感,追求理性美,這是理論上的誤導。這樣形成的規劃往往是與城市政府現實實施能力脫節,與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現狀脫節,最終使規劃無法付諸實施。規劃理論創新要求規劃工作應有新學科的融入結合,多學科地進行綜合研究,按照現代城市演進的內在規律和城市資源集聚的有機性科學地進行規劃。
另外,規劃本身的功能、地位要重新調整。以前規劃是單向度和剛性的。而現實中,城市人口、規模都不是規劃所能控制的,城市的大小、發展方向也很難限制。任何一個理論家都不是算命先生可以預卜城市的未來。因此,城市規劃的功能要調整到適應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城市規劃要有一定的彈性度以彌補編制時的信息不對稱缺陷。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