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花都啟動“美麗鄉村”計劃
三月的梯面紅山村,群山涌翠,大地流金,桃花點點,油菜花盛。3月3日,在這個“廣州市最美鄉村”,“2012年花都區油菜花節”隆重拉開序幕,同時,花都“美麗鄉村”計劃也正式啟動。今年花都區將通過扶貧開發和名鎮建設,打造以梯面片區為樣板的美麗鄉村;從各鎮共選擇19個村作為試點村,每個鎮選擇一個條件成熟的村作為示范村,以點帶面推動全區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小鄉村吸引八方游客
當日一大早,群山環抱的紅山村就熱鬧開了。一曲《油菜花盛開的時候》伴隨著客家歌舞表演迎來了八方游客。一千多畝的油菜花地,雖然花兒還沒有完全盛開,但那層層疊疊、碧綠欲滴的油菜及叢中剛盛開的花,與周邊的桃花、農舍構成了一幅絕色的鄉村美景。游客徜徉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今年油菜花節在打造美麗花海的同時,更融合了傳統文化元素,現場展示梯面的客家文化及特色農產品,讓廣大游客在觀花賞景之余,進一步領略到客家文化的風情和魅力,享受一次文化休閑旅游的歡樂盛宴。
紅山村是梯面鎮保持綠色生態環境、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道路、著力打造新客家風情綠色生態名鎮的一個縮影,是花都區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近年來,該村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鄉村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先后建設了油菜花觀光木長廊、木涼亭、民間傳統灰塑等旅游配套設施;近期,打造深谷、淺谷、紅谷等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了“深谷幽峽”和“鄉村休閑景點”等旅游景觀,進一步豐富了山村旅游內涵。以該村為藍本創作的村歌《王子山之歌》和《油菜花盛開的時候》分別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十佳村歌和中國優秀村歌。同時,該村還獲得“廣東省衛生村”、“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廣州市文明示范村”、“廣州市最美鄉村”和“全國生態示范村”等稱號。
該村自2009年首次舉辦油菜花節以來,越辦越精彩,內容越來越豐富,已成為展示花都“綠色生態”魅力的重要窗口。在紅山村鄉村旅游的帶動下,去年梯面鎮地區生產總值28966萬元,同比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51元,同比增長12.2%。旅游產業方面,去年全鎮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500萬元。特色農家樂餐館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從過去寥寥數家增加到現在近50家,解決農民就業500人,增加農民收入約400萬元。
每個鎮打造1個美麗鄉村示范點
據悉,花都區今年將打造更多像紅山村這樣的美麗鄉村,此項工作已列入該區今年重點任務之一。在年初召開的花都區委第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上,區委書記楊雁文明確要求,要圍繞建設環境優美、生活富美、社會和美的現代化新鄉村目標,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點面結合,全面推動城市生產要素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生活互動互補,保持農村元素和鄉村特色,全力打造美麗鄉村。今后五年,花都區將努力打造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社會管理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美麗鄉村示范區。
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花都研究制定《花都區建設美麗鄉村行動計劃》,以“點-面”結合的形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抓好兩個點的規劃建設,一是梯面整個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在目前紅山村和鎮區建設的基礎上,在其他主要的村每個村投5001000萬進行整體整治。二是在西部涉及赤坭炭步獅嶺等鎮10個村的25平方公里農田生態示范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方面,把城區的管理模式逐步延伸到鄉村去,提高村莊規劃水平,深入推進農村道路、環衛、排污、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重點突出村容村貌整治。通過扶貧開發和名鎮建設,打造以梯面片區為樣板的美麗鄉村;充分發揮連片農田集中開發的規模優勢,加快推動赤坭、獅嶺片區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
花都將通過建立完善區黨政領導、相關職能部門掛點包干負責制,定期深入鎮、村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從各鎮共選擇19個村作為試點村,每個鎮選擇一個條件成熟的村作為示范村,打造1個美麗鄉村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全區美麗鄉村建設。
花都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目前,已有梯面鎮紅山村、花山鎮鐵山村兩個“廣州市最美鄉村”。炭步鎮朗頭名村建設和其他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豐富的村莊正在加快推進中。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航拍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濕地公園位于廣州市最南端,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涌與十九涌之間,總面積約100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詳細】
第二屆“設計城市”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11月24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