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昨日雨歇 園林工人抓緊“補綠”
需要補種的缺口太多,綠化苗有些緊缺
園林工人在綠化帶上進行補種。
昨天,連日的雨終于小憩了一下。區園林部門趁機對城區部分“缺綠”的綠化帶進行了補種。
在現場補綠的園林工人告訴記者,由于綠化缺口太多,有的地方還要隔段時間再進行補種,綠化苗都有些緊缺。
部分綠化缺口得到補種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金城路頤高數碼廣場路段,此時有6名園林工人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綠化帶內栽種樹苗。
區園林所養護班組相關負責人潘傳法說,趁著雨歇,他們正抓緊進行補綠。這處綠化帶建成之初,園林所在兩側種植了佛甲草作為點綴。但由于金城路沿線店鋪、公司眾多,車輛來往十分密集。他說:“有時候司機將車停靠在綠化帶邊緣,打開車門后直接踩在綠化帶里;有的更是干脆從綠化帶踏進花壇。”
綠化帶內側的缺綠,則大部分是由車輛行駛中碾壓造成。由于靠近綠化帶內側的是非機動車道,劃有停車位,當停車位上已經停靠了車輛后,道路剩余空間變少,其他車輛從此處經過比較困難。一些司機就直接從綠化帶上面開過。
記者注意到,綠化帶邊緣的轍石只有10厘米高,車輛開上綠化帶應該很容易。據附近居民說,周邊進出的自卸車有時也“借道”綠化帶。
鴻達路位于城郊接合部,昨日下午,8名園林工人穿著雨衣在綠化帶上補種吉祥草。班組長馬師傅說,補苗雖然麻煩,但大家最擔心的是剛剛補種的新苗,還來不及發芽又被踩壞了。
“補綠”補到沒苗了
說起“補綠”,園林工人歐緣鳳真是叫苦不迭。歐大姐是安徽人,去年4月份來蕭山打工,成了一名園林工人。她主要負責金城路(人民廣場至風情大道)一帶的綠化養護,她告訴記者自己最怕的就是補綠。
“前一天補的草,第二天就死了,有時候前腳剛補好,后腳就被車軋壞了。”歐大姐說,補綠工作天天都要做,而且不輕松。單是一條100米的綠化帶,就算是三個園林工人一起做也要忙上一整天。如果遇到市民在補綠過程中二次破壞,她還得回過頭去重新補種。歐大姐指了指面前的綠化帶說,單單這一段綠化帶近期已經補了至少10次。
很多在現場補苗的園林工人都證實了歐大姐的說法。在鴻達路補種的班組長馬師傅告訴記者,綠化帶的補種率很高,因此他們會選擇一些生命力比較強的植物,如吉祥草等。
“這種草的存活率很高,現在補上去,只要不碾壓它,到了夏天就枝繁葉茂,綠化帶上顯得郁郁蔥蔥。”馬師傅說,但是生命力再頑強的植物,也經不起人和車的經常性碾壓。
區園林所負責人說,頻繁補種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不說,有時連需要的綠化苗都買不到,實在令人頭疼。
短評
誰愿意自己臉上有傷痕?相信沒人會喜歡。既然如此,為什么有些人只為自己方便,就毫不留情地讓車輪碾過綠草,把腳踩在不該踩的地方?
說起“城市形象”,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覺得綠化帶遭損毀只是小事情,不該上升到如此高度。殊不知,因小見大,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反映出其所在城市的精神。眾多綠化帶上“阡陌縱橫”,是內心荒蕪的人踩倒了草,此時“缺綠”=缺德。這個德,是社會公德。
“缺綠”這個大范圍存在的“小”問題,還是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一靠個人自覺,畢竟這是座讓人有歸屬感的城市,我們應該愛護她;二靠相關職能部門抓大不放小,真正把管理工作做到位。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