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島城的市區將實施史上最大規模的綠化。為何要開展植樹增綠大行動?植樹增綠行動都會給島城帶來什么?前海一線綠化本身已經不錯了,為何還要再升級綠化?會不會破壞原有的景觀……針對這些市民關心的話題,本報聯合市城市園林局開設《聚焦植樹增綠大行動》,解讀今年城區綠化熱點。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市建委副主任、城市園林局局長楊湧,詳細解讀植樹增綠大行動。
為何實施植樹增綠大行動
2014年世園會是青島向世人展示青島、宣傳青島的大好契機。成功舉辦世園會,不僅僅取決于在百果山建設一個高水平的世博園,更重要的是要為國內外嘉賓和游客提供一個優美宜人的城市環境。開展植樹增綠大行動是迎辦2014年世園會的重要舉措,是對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號召的積極響應,也是對廣大市民對生活環境、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期望越來越大的必然選擇。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青島獨有的自然稟賦和資源優勢,是青島的魅力所在和迷人之處。通過開展植樹增綠大行動,讓綠樹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既能有效解決我市園林綠化存在的總體綠量不足、品質不高等突出問題,又能更好地向國內外游客展示青島的城市品質和都市風貌。
當代城市化發展的實踐證明,植樹增綠、改善環境,是營造宜居家園的最佳途徑;園林綠化,改善生態,是為現代城市“療傷”,有效治愈“城市病”最好的“良藥”。綠色植物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節能減排、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功效,與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休戚相關。開展植樹增綠大行動不僅是改善城市生態的需要,也是集聚綠色資源,建設“綠色銀行”,提高城市“綠色GDP”,為城市持續科學發展奠定深厚潛力的戰略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利民工程。
前海綠化打造精品景觀
今年的植樹增綠大行動要從前海沿線,由南向北逐步推進。在很多市民眼中,前海沿線的綠化已經很好了,為什么還要整治呢?對此,楊湧介紹,前海沿線是青島的臉面和城市名片,始終是市容環境整治的重點區域。前海沿線的綠化景觀總的說是不錯的,但也存在著綠量不足、個別區域品質不高的問題,與深圳、杭州等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人們在享受海濱風情的時候,總有陰涼不足的些許遺憾。尤其在奧帆基地,還不得不承受被暴曬的痛苦,這一點很多市民和游客都有同感。這次整治,就是要通過植樹增綠,打造濃綠厚蔭的生態景觀。同時,通過精心的設計、合理的植物配置、藝術化的色彩搭配、精細的施工,打造精致的節點景觀。把濱海一線打造成凸顯青島優勢和特色,綠林、繁花、碧海、藍天相輝映的精品景觀。
不會破壞前海原有景觀
有市民擔心,開展這樣大規模的整治行動,會不會破壞了前海沿線原有的景觀特點,變得面目皆非了呢? “市民的擔心,我們早已經考慮到了。 ”楊湧介紹,開展植樹增綠大行動,專門成立了專家指導組,從前期論證、方案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等全面接受專家的監督和指導。另外,這次大行動要堅守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實施水平提升改造。
在綠化景觀完善上,堅持與歷史文脈相承接,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與自然景觀相和諧。比如,在八大關,主要是在合適的空隙加植黑松、銀杏等,不斷凸顯這一區域的景觀特點,而不是要改變。在樹種的選取上,堅持以鄉土樹種為主,大力開展“市樹、市花工程”,推廣嶗山百合等本土優勢品種等。在背風向陽等適宜的小環境中,增加廣玉蘭等闊葉常綠樹種,豐富綠化品種,為綠化添彩,為城市增色。
多方式增綠提高“綠化容積率”
這次植樹增綠大行動要在去年破硬造綠的基礎上,開展退坪植樹。有市民對此提出疑義,是不是要在所有的草坪上都栽上樹?楊湧介紹,植樹增綠大行動要通過規劃增綠、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垂直造綠、密植種綠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加城市綠量。首要的目的就是通過大幅增綠,快速提高城市綠化的生態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要實現這一目標,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加城市綠地。二是增加現在綠地中的綠量。在城市土地資源緊缺,不能有效擴大城市綠地的情況下,就要在提升現有綠地品質和生態功能上下功夫。科學證明,復層配置綠地的生態功能是單一草坪的30―50倍。因此,要加大復層配置的力度,合理密植,加大單位綠地中植物的“容積率”,促進綠量的成倍增加,實現生態功能的多倍提高。
植樹增綠也要兼顧生態和景觀兩大功能,在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實施。在道路綠地中要以生態功能為主,兼顧景觀功能,加大復層配置的力度,大幅增綠,在節點打造精品園林園藝景觀。在廣場等城市敞開空間,要以景觀功能為主,兼顧生態功能,在豐富色彩,完善景觀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大遮陰樹的配置,為行人和游客提供更加舒適的觀光游玩的環境,促進城市宜居指數和魅力指數的共同提升。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