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有塊廣西的大化石,在北京4萬都賣不動,拿到產地很快就以8萬元成交了。”日前,北京十里河奇石市場的石商羅青遠告訴記者。他這個奇石館主要經營廣西三江源石,去年產地的人到他這里回購奇石的較多,而且都肯出大價錢。
近一兩年,新疆和田、內蒙古阿拉善、廣西柳州等一些奇石產地的石商經常到全國各地回購本地奇石,回購價格遠遠高于最初的售價,身價翻了幾番的情況不在少數,有的甚至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在北京十里河奇石市場、北京愛家國際收藏品市場奇石城,一些石商告訴記者,目前產地石商回購奇石的勢頭已有愈演愈烈之勢。
“十幾年前花兩萬元買一車石頭的事,如今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位石商感嘆道。這說明人們如今有閑錢玩石頭了,這也是造成奇石市場升溫的因素之一。有數字顯示,在愛家國際收藏品市場奇石城,購買奇石的人數正以每年15%的數量遞增。
在愛家國際收藏品市場奇石城,石商劉天明告訴記者,他1996年花300元購買了一塊內蒙古的風礪石,前年讓內蒙古的一個石商以3萬元的價格買走。他的一個朋友花5000元購買了一塊靈璧白馬斑石,兩三年后就被當地一石商以3萬元回購。
在北京十里河奇石市場,記者遇到了來自內蒙阿拉善的石商楊君,他告訴記者,剛剛收購了一塊內蒙古的沙漠漆。談起自己的收購經歷,他顯得一臉得意。他說,這塊沙漠漆表層呈現出淺黃色,還帶有螺紋狀,是沙漠漆中典型的上品,目前在內蒙古已經很難找到這一品種了。
他告訴記者,這兩年他沒有放過任何奇石展銷會,回購了很多內蒙古的戈壁石,因為在內蒙古兩個兄弟也都開著石館。
談起產地石商到其他地方回購奇石的情況,北京觀賞石協會朱秀文分析道,這是一種購買心理使然。“比如,我們去新疆旅游,總會帶點當地的土特產,新疆出產的葡萄干北京也能買到,但是大家認為在當地買的才正宗。買奇石更是如此,因為價格不菲,買的時候就更講究它的純正性了。所以買奇石,很多人都喜歡到當地購買。去的人多了,就把當地奇石市場的價格給炒起來了。”
朱秀文曾親眼目睹了一位石商回購葡萄瑪瑙的情景。去年年初,北京一位石友有意出售他10年前花5000元購買的葡萄瑪瑙。內蒙古的一位石友聞聽此事,馬上進京與這位石友聯系,最后以50萬元成交。據說,購買這塊奇石的人當時連價都沒還,他說在產地這種石頭很稀缺。后來聽說,這塊奇石又讓一位香港客人買走,價錢當然非常可觀。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有關人士透露:主要是一些淘石大軍的涌入,他們堅信產地的石頭升值空間會越來越大,因而來產地購買奇石的人就越來越多,這其中也不乏抱著發財夢幻想的非專業人士。正是他們的介入,導致了奇石產地的資源越來越匱乏,因而出現了產地石商到全國各地回購奇石的怪相。
這尊10年前以5000元購買的葡萄瑪瑙,被內蒙古石商以50萬元回購。
內蒙古石商楊君談到他剛剛回購的沙漠漆顯得一臉的得意,他說:“內蒙古如今已經很難找到這一品種了。”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