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8條軌道線盤活交通
自南寧軌道交通廣西大學站開工建設開始,邕城市民都感覺到――我們離軌道交通帶來的便捷生活不遠了。但是,未來南寧市的軌道交通將是怎樣布局的呢?近日,記者從南寧市規劃管理局了解到,《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以下簡稱《線網修編》)近日獲得了批復,它在原有規劃基礎上,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及綜合交通規劃的調整情況,進行了修編。遠景規劃中,南寧的軌道交通線路由原來的6條增加到了8條,它們將串聯南寧市的東西南北。
【規劃修編】
適應社會發展和環境變化
2011年12月29日,對于南寧市乃至廣西的軌道交通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南寧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全線開工,邕城人向地鐵生活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如今在南寧的一些街頭,市民都能見到被藍色施工擋板圍起的軌道交通施工工地,如大學明秀路口、南湖廣場等。因此,有人不禁產生疑問,既然軌道已經在建,原來也有過規劃,為什么現在還要對規劃進行修編呢?
據了解,2010年6月《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得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復。這意味著邕城建設軌道交通有了科學的指導控制方案。然而在2009年,南寧市首次提出建設南寧東站的方案,南寧市鐵路樞紐發生重大調整,城市總體規劃與綜合交通規劃也進行了相應調整。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在《南寧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中確定的近期建設線路的前提下,編制了《線網修編》,對線網規劃進行系統梳理和修編完善,線路由原來的6條增加到8條,而修編后的軌道交通,線路全長為252.1公里,共設車站160座,其中換乘站23座。
【優化調整】
為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修編后的規劃對遠景線網進行優化調整并穩定2020年線網方案,穩定近期線路的換乘節點,為城市空間拓展、結構優化以及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線網修編》規劃的年限分為3個階段,基準年從2010年開始,到了2020年將步入中期建設年,再往下就是遠景年限。遠景年無具體年限,依據城市遠景發展規劃,以建設用地控制范圍和按資源環境合理容量,推算人口規模作為遠景線網規模的控制條件,客流預測遠景年限則為2050年。
而規劃的范圍將隨著規劃年限從南寧市中心城區往外擴展,以南寧市城市規劃區面積6559平方公里為基本研究范圍;2020年以原高速環以內區域和仙葫、蒲廟、龍崗和平樂片區組成的中心城(建設用地面積約300公里)為重點研究范圍,遠景以總規中確定的新外環高速公路以內區域為規劃研究范圍(總范圍約9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約640平方公里)。
【建設時序】
南寧軌道交通建設將分三步走
說到軌道交通,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它何時可以建成?建設時序和步驟是怎樣的?根據《線網修編》,南寧軌道交通建設的時間進度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2010—2015),建立骨架線網,修建一號線一期和二號線一期,建設線網“十字”骨架線,奠定線網的基礎,提供快速過江通道,聯系城市東西、南北的主要發展軸線。
第二步(2016—2020),加強城市三大中心的聯系,支持五象新區發展,帶動邕江南岸的發展,修建二號線二期,三號線、四號線,到了2020年,線網在一、二、三、四號線組成的“井”字基本形態的基礎上,構建5號線與7號線,形成“三橫三縱”的線網布局。該線網基本形成網絡規模,覆蓋邕江南、北兩個發展帶,連通城市“三大中心”,提升對南寧東站的服務水平,可以很好地促進城市發展,發揮軌道交通的骨干作用。
第三步(2021—2050),增加網絡覆蓋,修建六號線,二號線延長線,三號線延長線,五號線延長線,七號線延長線和八號線。進一步擴大線網規模結構,充實市中心內部以及向外交通聯系,加大線網覆蓋范圍和密度,提高軌道交通系統服務水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南寧那考河濕地公園成"網紅"臭河溝變靚花園
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潺潺清泉澆灌出片片花海。最近,南寧有一個地方特別熱鬧,本地網友口耳相傳,刷爆朋友圈,那就是那考河濕地公園。【詳細】
“大外環”規劃后 北京再擬建千公里市郊鐵路
繼“大外環”規劃后,京冀交通一體化再加速。日前,北京市規劃委透露,正在研究開通最長可達1000公里的市郊鐵路,將中心城與11個郊區新城以及周邊城市連接起來,打造“一小時都市服務圈”。這意味著,從燕郊到北京中心城區2至3小時的上班時間,在未來可能縮減至1小時。【詳細】
南寧市五象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簡介
五象新區,是南寧城市規劃中一個全新的城區,是邕江之南的一個遼闊區域,包括了——北起邕江,南至那馬,西起良鳳江東側連片丘陵,東至邕寧老城區和八尺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