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綠化要求帶冠、帶花、帶坨“三帶”種植
截至3日,哈市的街路行道樹補植基本完成,城區綠化正在向既有綠化升級和片林種植鋪開……當日,記者從哈市城綠辦獲悉,今年計劃植樹50萬株、增加綠量200公頃。如此大面積的綠化植樹,如何保證樹木成活,成了市民關心的焦點問題。對此,綠化部門表示,為確保新植樹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今年要求喬灌木全部帶冠、帶花、帶坨種植。
問題:新植樹木當年活 二年黃 三年見閻王
“去年種的樹,第二年就有不少死的。一些被移植的樹木土坨那么小,一些樹的根部被摁在那么淺的土坑里,這能活嗎?”3日,冰城市民陳為民先生談到綠化問題時這樣說。“綠化不能再這么折騰了,種樹的同時,應該種活樹,不能再重復‘當年春天種樹,當年活,二年黃,三年見閻王’的綠化悲劇了。”從哈市區級園林部門退休的張老先生說。
據相關部門統計,僅2006年,哈爾濱城區就種下了355萬株樹木,但因綠化給城建讓路等原因,老城區綠地每年卻在大面積萎縮。從2006年到2011年,哈市每年增加種植樹木量均在100萬株左右,但依然沒能走出老城區年年綠化、歲歲難見大樹的怪圈。
亮點:香坊區“保活9條”值得推廣
日前,記者來到香坊區正在建設中的中國亭園二期工地植樹現場。去年栽植的楊、柳、榆已發出了綠芽,丁香、榆葉梅等花樹已花滿枝頭……這處大公園的前身是我省最大的垃圾場——大房身垃圾場。那么,在垃圾上如何種樹,又是如何確保成活率的呢?
據香坊區園林辦副主任陳杰介紹,他們有個“保活寶典”。第一,給新植大樹尋找適宜生長的黑土,用黃土鋪底兒,再在上面覆蓋腐殖土,分層碾壓后做好地形,保證栽植后的樹木吸收養分。第二,苗木選擇嚴格,且帶冠、帶花和帶土坨種植。對進城的大樹種植時,還要保持原有的朝向不變。第三,苗木運輸途中悉心呵護,防止外傷。第四,對苗木進行必要修剪。第五,栽植采用三角支撐。大樹種植后,養護隨之展開。第六,施肥,在生長期根部澆水時用生根粉,并在5月下旬對新植樹木施肥。第七,什么季節進行什么樣的綠化,比如花卉、草坪在5月中下旬按設計密度栽植或播種。第八和第九條分別重點提到了工程驗收和養護管理。始終堅持“三分建、七分管,栽種當時出形象,管好長年出效果”理念。
綠化辦:
今年要求“三帶種植”
早在2006年,哈市就提出了確保新植樹木成活率達到95%的要求。如何保證這一要求落到實處呢?3日,記者從哈市城綠部門了解到,今年的綠化,突出特點是帶冠種植和帶花種植,讓市民能在春天見綠的同時,夏季可享綠蔭。同時,在今年的綠化中,一改往年僅大樹需要帶土坨種植的做法,要求花樹和灌木也要帶土坨種植,香坊區在今春綠化中已經開始推行灌木帶土坨種植的辦法。
同時,哈市一直對城市綠化樹木工程有著規范的建管交接程序——建管交接實行會議、場地驗收交接制,簽收建管交接驗收單,交納綠化植物成活率保證金。其中,綠化植物成活率按照植物的一個完整生長周期進行驗收,經驗收成活率不達標的綠化植物由項目建設管理部門組織施工企業在一周內按原植物種類和數量進行補植。對綠化施工企業不按期補植、不提交質量(綠化植物成活率)保證金的,由項目建設管理部門按施工合同相關條款追究施工企業責任。為確保綠化樹木的成活率,還規定了樹木成活率由哈市城綠辦組織省市知名綠化、植保專家進行檢查評定。
制度有了,關鍵看落實。不然,制度再好,辦法再優,在具體執行時變了味,走了樣,仍然難保樹木成活率。哈市綠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定嚴格執行綠化方面相關制度,不讓綠化悲劇重演。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哈爾濱冰塊與城市建筑相映成趣
1月2日,松花江哈爾濱段岸邊的冰塊與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時下,冰城哈爾濱市正值嚴冬時節。在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江畔,采冰人從江中采出冰塊放置在岸邊,廢棄的冰塊也堆積在一旁,這些冰與遠處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仿佛詮釋著【詳細】
海南欲新增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700畝
海南省持續大力推廣熱帶花卉產業發展,2016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2.8萬畝,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預計今年新增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700畝,花卉苗木年總產值可達到23.1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