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把玩紫砂壺,收藏瓷器,還是到如今的賞石玩石,愛好者們都“愛恨難言”,一方面是真心喜愛,一方面為真假難辨大傷腦筋。
28日,匯集了“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四種名石的“首屆上海中國四大名石展在上海開幕,百件稀見名石藝術品的集體亮相引人注目。
此次參展的名石均由資深名石收藏家提供,不少為他們珍藏數十年的“心頭好”。
其中,一件被業界視為“頂級”、約重16斤的昌化雞血石擺件一亮相便引起轟動。現場一位名石收藏者告訴記者,這塊雞血石材質上乘,石中雞血色含量較高,顏色鮮艷,是他“玩石”20余年來第一次看見。
另一件著名書畫篆刻大師韓天衡刻上“燦若朝霞”的巴林粉凍印章,因其個頭大、色彩好也備受關注。上海古玩城一位張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海有很多人喜歡賞石,但收藏奇石價格高,因此門檻也高,這行“可能一次成交幾千萬,也可能三個月沒一單生意,但每年幾百萬的交易額是能保證的。”
近年來,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賞石一直熱度不減。就在本月中旬,1000件由壽山石制作而成的當代大型地景裝置作品《大遷徙》出現在上海美術館,展覽開幕第一天,就有不少慕名前來的觀眾在展廳門外排起長隊,有觀眾從浙江、江蘇專程趕來一睹力作,展廳內更是人潮涌動。
“中國玉石市場仍有很多發展空間。”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巴林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廣稱,石頭與其他收藏不同,它們應用廣泛,除了顏色好看、稀少,還能反映中國文化,比如做成印章,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
在楊春廣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欣賞眼光都發生了變化,以巴林石為例,巴林石集團有限公司一年原石市場容量約在人民幣1億元,而經過加工后的流轉量有80億。他認為玉石市場會長盛不衰。
但他也提醒普通投資者,要提防各種陷阱,“現在價格方面不會有欺詐,因為公開透明”,楊春廣說,一般投資者要防止造假,“現在各類石頭都有造假,如果控制不當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各種相關者都有責任維持整個行業的持久、持續發展。”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