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常春藤盟校系列欣賞(6)哥倫比亞大學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她的學生在聯合國學政治,在華爾街讀金融,在百老匯看戲劇,在林肯中心聽音樂。她是美國最古老的五所大學之一。歐元之父蒙代爾在這里留下光輝的足跡,基因學的奠基人摩爾根在這里掀起生物界最徹底的的革命!”美國新聞界至高無上的普利策獎在這里誕生。這里擁有美國第一所授予博士學位的醫學院。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聯合國前秘書長加林曾在這里求學,胡適、徐志摩、李政道等著名學者在這里留下了青春的腳步。二百五十年來科學與藝術是她永恒不變的主題!這就是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
校史沿革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晨邊高地,瀕臨哈德遜河,在中央公園北面。它于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國王憲章》而成立,命名為國王學院,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學院之一。同屬皇家憲章的還有達特茅斯學院和威廉瑪麗學院。1767年,該校成立了美國第一所授予醫學博士的醫學院。1857年哥倫比亞大學校區由曼哈頓下城遷至中城。1858年,哥倫比亞學院成立了法學院。美國獨立戰爭后為紀念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而更名為哥倫比亞學院。1896年,學校理事會正式決定使用“哥倫比亞大學”這一校名。在此后的四十年間,學校增設了醫藥、法律、工程、政治、建筑、哲學和理論科學等系所。
1912年,圖書館學系、口腔牙科學院、新聞學院、教育學院等先后加入哥倫比亞大學。此時的哥倫比亞大學正式成為一所綜合大學。但是,在建校之后的229年之中,這所美國名校卻只招收清一色的男生,到1983年才招收一般本科女生。哥倫比亞大學還保留了很多“國王學院”的遺跡。比如,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徽仍是原來的金王冠;在哥倫比亞大學校歷上,在很多美國傳統節日并不放假,卻有自己一套假期。
名校總是相似的:強大的師資、優秀的生源、顯赫的校友、一流的設施、美麗的校園、雄厚的財政實力……諸如此類,哥倫比亞大學一樣都不少。她是理所當然的世界級名校:哥大的畢業生、教職員和校友中出了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可是如果僅有這些,那哥大還不成其為哥大。從1754年建校以來,哥大的歷史就是一部傳奇,一部典型的美國式的傳奇。哥倫比亞大學的前身是只有8個學生的“紐約學院”。幸運的是,這所小學校居然得到了當時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皇家特許狀,欽定校名為“王家學院”,允許學校教育不受宗教教派的限制,這與美國東部其他受教會控制的老牌大學截然不同。這種彌漫在校園里的自由思想所結下的碩果,就是使得“王家學院”成為美國獨立革命的溫床: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美國最高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杰伊都是哥大畢業生。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王家學院”也正式更名為“哥倫比亞學院”。激進的革命精神一直保留下來,哥大敢為天下先的吃螃蟹精神使得其魅力非凡:1912年,美國新聞界巨頭普利策希望捐贈哈佛大學一所新聞學院,慘遭拒絕,而哥大則欣然接納。1917年普利策又出巨資設立普利策獎金,獎勵美國新聞界、文學界、藝術界、音樂界的杰出人士。時至今日,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和普利策獎在美國學術文化界的重要地位,充分證實了哥大的遠見卓識。哥大這種氣質顯然還得益于她所處的地理位置。學校最初的地產來自紐約曼哈頓島上一所教堂的捐贈,后來以此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
編輯: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