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珙縣保護珍稀樹木10萬余株
近日,記者從珙縣林業局獲悉,該縣采取多項措施做好珙桐、桫欏、銀杏、楨楠等珍稀樹木的保護和發展工作,目前該縣已有珍稀樹種22個、珍稀樹木10萬余株。
據了解,珙縣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條件多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和立地類型豐富,是全省重要的珍稀樹木資源分布區,縣域內有珙桐、桫欏、山毛櫸、銀杏、楨楠、榕樹、桂花、紅椿、羅漢松、香樟、巖桂和柚木等22個珍稀樹種、珍稀樹木10萬余株。
多年來,珙縣林業局采取五項措施,做好珍稀樹木的保護和發展工作。清理完善古樹名木的掛牌建檔,該局對全縣范圍內100年以上古樹、國家和四川省重點保護天然珍貴樹木進行清理核實,建立保護樹種數據庫,對集中成片的實行區域保護,對散生的珍稀樹種進行掛牌保護,禁止采伐保護對象;對珍稀樹種資源實行限額采伐(集)和提前補種(更新)制度,每年下達人工起源的珍稀樹種采伐(集)計劃到各鄉鎮,嚴格按照限額進行審批,凡要采伐(集)一株珍稀樹木,必須在提交申請前,預先栽植相同珍稀或更為珍稀的幼樹10株,經林業部門現場驗收合格,方才受理采伐(集)申請,核發采伐(集)許可證;明確保護業主,開展“申報”、“認養”活動,根據古樹名木分布情況,因地制宜就近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將古樹名木保護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探索建立珍稀大樹保護基金,對掛牌保護和申報注冊保護的樹木,由政府出資或建立珍稀大樹保護基金,對林權所有者實行一次性補償,林木的產權不變;制定珍稀樹木保護和發展規劃,將珍稀樹木保護和發展納入政府發展規劃,做到合理利用和科學發展,并加大珍稀樹木良種基地扶持力度,認真開展珍稀樹木保護和發展示范推廣,著力解決珍稀樹木發展的技術問題,逐步增加珍稀樹木的保護和發展資金。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美如仙境!四川又添兩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共有31家地質公園入選,四川有兩個,分別是四川鹽邊格薩拉地質公園、四川達古冰山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國家地質公園數量增加至16個,位居全國第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