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科技文獻顯示,粉綠狐尾藻不但能夠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質,凈化水體,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抑制藍藻暴發。近年來不斷有城市在部分河道投放粉綠狐尾藻進行水體綠化,但該植物在引入水體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粉綠狐尾藻原產地為歐洲,又稱大聚藻、水聚藻、青狐尾、綠羽毛、水松。是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在原產地多匍匐生長在稻田、溪流和池塘,引種馴化后被作為觀賞用水生植物或養魚用水草,引入我國臺灣地區已有十年以上,引入大陸時日尚短。
粉綠狐尾藻在水族界頗負知名度,挺水部分粉綠色,沉水部為紅色,挺水葉匍匐在水面上,下半部為水中莖,水中莖多分枝。葉5枚至7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冬天老葉會枯掉,葉子掉落時是紅色的。花為穗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上半部為雄花,下半部為雌花,花期在每年的4月至9月。最上面開小紅花。果實為核果堅果狀。
該植物生命力強,可適應各種環境,在江南地區能常綠過冬,是良好的河道綠化浮性材料。但由于其適應性極強,生長極快,在我國大陸主要靠斷莖繁殖,在水塘中即使少量種植,也能迅速嚴密覆蓋整個水面,從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在溫州水生花卉引種時,其蔓延勢頭已經不可小覷,若不控制將布滿整個河道。嚴重時還會堵塞航道,影響水上交通,排擠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種單一化,覆蓋水面,影響魚類生長和捕撈,在農田危害作物,使產量受損,田間溝渠大量繁殖,影響農田排灌;入侵濕地,草坪,破壞景觀,滋生蚊蠅,危害人類健康。粉綠狐尾藻必須每年定期打撈,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