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全22世紀“抄襲門”引發業界對建筑設計版權大討論
2012-06-08 10:22:01 來源:搜房 瀏覽次數:
他還講了一個故事,他所負責的兩江新區某項目,因為施工工藝要求高,先后有五撥木工,看完圖紙就撂下活兒結賬不干了,跑去建安居房。同樣的工錢,得像繡花一樣,誰干呢?
將這一問題上升到制度和政策層面來看,我國對建筑設計的審批較為嚴格,某種程度上不太鼓勵新奇特的建筑,而發達國家則采取種種措施鼓勵原創,對于創新設計的作品,政府會在稅收上給予一定支持。
(重慶晨報記者 代崢)
聲音> 建筑是否抄襲難以界定
從效果圖上看,望京SOHO與美全22世紀的確頗有些相似。
但有律師指出,在兩座建筑相似的情況下,還需要判斷后者是否曾經接觸過或者能夠接觸到原告的作品,以及被告有無證據證明其作品是獨立創作或者來自第三方。
重慶本土建筑師程炳源表示,只要望京SOHO未申請專利,侵權一說就無法成立。而建筑領域的專利主要是針對建筑技術而言的,迄今為止,只有環繞變維住宅這項建筑技術成為專利保護對象。
內知名地產研究人士夏亞認為,建筑作為一種公共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不存在誰抄誰。
天下樓盤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短短幾天,關于這一事件,在百度上的相關結果可以搜出174萬條,在微博上的博文也多達6萬多條。顯然,這一事件不僅成為了重慶地產圈最具談資的新聞,也因為潘石屹的名氣而成為了國內地產界的一大事件。
對這一事件,有挺潘石屹的,也有說他炒作的;有挺重慶美全的,也有直指其抄襲的。至于雙方爭執的焦點,是否抄襲,誰是誰非,盡管網上有調查顯示,70%的受調查者認為重慶美全22世紀與望京SOHO的相似度在80%以上,兩個建筑幾乎完全一致;17%的人認為兩者相似度在50%—80%,部分相似,但各有特點;13%的人認為兩者相似度在50%以下,只是外形較為相似,設計理念不同。
但建筑畢竟是一項專業程度比較高的活兒,網民們畢竟稱不上專業。
不過,這樁公案確實也讓人們再次關注起了建筑抄襲這個老話題。個人認為,潘石屹過于“敝帚自珍”,存在話語霸權的嫌疑;而美全則“長”得太像了。
事實上,近年來建筑界的“抄襲官司”從來就沒斷過,如北京電視中心,與英國著名建筑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大樓極其相似,被指抄襲;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被指涉嫌抄襲日本的建筑……
當然同樣是抄,也有高下之別。高手設計師會巧妙的抄,也可叫創新式借鑒,批判式繼承;非高手則可能把人家的瑕疵也一并抄了來。
對同行的抄,由于房地產不像高新科技,知識產權比較難以確定,被抄者往往睜只眼閉只眼懶得追究,也有被抄者高風亮節,如臺灣專門開發豪宅的開發商聯聚就曾放言“如果同行愿意模仿聯聚的建筑,我希望他們抄得好!”這個希望是對的,如果你把一件阿瑪尼抄成一件“朝天門”,人家生氣告你不說,你自己也丟臉啊。
而潘石屹此次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我怕他們抄不好,而拉低了我們。
同時,對原創我們仍報以最大的尊重。
(重慶晨報首席記者 張辛)
既然是產品,大家都可以生產
資深建筑師江曼表示,SOHO中國訴訟重慶美全不可能獲勝,商業建筑具有可復制性。
江曼認為,建筑設計一般有四個主要的流程: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以及施工設計。在概念設計和方案設計階段,建筑設計師會找一些標桿建筑或競爭對手的建筑做研究,這個階段容易模仿,但是模仿不是抄襲。SOHO中國稱重慶美全抄襲很難界定,商業建筑是可以重復復制的,不具有唯一性。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