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遺產保護論壇(一)陳安澤談旅游地學與世界地質公園
談及我國地質公園的未來時,陳教授說:中國國土遼闊,地質結構復雜多樣,有建設更多地質公園的資源條件。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及迎接科學旅游時代的到來,對地質公園有巨大需求量,加上各級地方政府對建設地質公園的巨大熱情,預期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地質公園將會有巨大發展。陳教授預期: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將達50個左右;國家地質公園將達250個左右;省級地質公園將達500個左右;市縣級地質公園將達1500個左右;鄉村級地質公園將遍及全國。
年近八旬的陳安澤教授在講臺上仍然激情如故
陳教授最后說,中國人創立的《旅游地學》學科(陳安澤教授是創始人和學科帶頭人之一),體系完整,內容豐富,符合園林、旅游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它已成為指導中國旅游業發展和引導中國旅游業邁入科學旅游時代的重要理論之一;在旅游地學理論和實踐推動下,中國人率先建立了國家地質公園體系,創立了一個新的受歡迎的新型園林類型,發展前景光明。陳教授希望我國園林高校盡快設立旅游地學課程、建立旅游地學專業,在培養園林旅游地學人才上率先為全國園林院校樹立榜樣,為中國園林業和旅游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論壇本次邀請到了陳安澤先生對旅游地學和世界地質公園作了概要的講座,陳先生還將20多年來參與編著出版的重要旅游地學著作,匯集起來贈給北林圖書館,以供師生參閱。
背景:遺產保護論壇
20世紀下半葉開始,人類以一種新的態度重新審視歷史和自然,各類遺產的保護受到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重視,遺產保護的程度也成為一個國家文明形象的表征。中國是遺產大國,擁有輝煌的歷史文化,多樣的自然美景。目前,已經登錄有41處世界遺產,26處世界地質公園,26處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37處國際重要濕地。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仍有許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不斷地遭到蠶食和破壞,亟待深入研究,共同保護。為使更多的公眾及學生接觸到遺產保護的知識和理念,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自2007年開設了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課程。該課程由曹新副教授講授。曹新老師一直致力于遺產保護的研究,她牽頭發起了遺產保護論壇,力圖通過系列的遺產保護論壇來促進遺產保護知識和觀念的傳播與交流。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