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玩具就聽孩子的
2011年底,美國一家名叫“樂淘”的玩具公司準備開發一款玩偶,趕在圣誕節前投放市場,10個設計師負責開發這款玩具。
經過集體協商,他們確定了玩偶的主要結構,但在一些細節上,10個設計師發生了分歧。有人建議將玩偶的頭發設計成卷發,有人建議給玩偶戴上帽子,有人則要將玩偶的手臂做成可拆裝的,利于更換衣服……
公司老總羅貝爾為設計師的這些小分歧頭疼不已。就在他舉棋不定的時候,女兒讓他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做玩具的人喜歡觀察孩子們關注什么樣的世界,羅貝爾總是默默觀察女兒莎莉做什么。最近,羅貝爾發現莎莉從幼兒園回來后不再黏著媽媽,而是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玩。原來,莎莉迷上了中國原創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時常還喊一兩句“懶羊羊加油”。
羅貝爾聽得出來,莎莉對懶羊羊情有獨鐘。羅貝爾上網搜索出它的形象,胖乎乎的身材、細瞇瞇的眼睛、貪吃貪睡的性格,懶羊羊確實很招人喜歡。羅貝爾繼續搜索喜羊羊、灰太狼、美羊羊等角色的圖片,發現這些動畫形象看起來都非常惹眼。羅貝爾不禁贊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制作人很懂得抓住兒童心理,所以才設計出這么多經典形象。
這一搜索不要緊,他找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動畫設計師們最初設計了許多種不同風格的羊和狼的形象,有寫實的,有抽象的。他們將這些設計好的形象貼在多所小學和幼兒園的走廊上,讓小朋友們挑選,得票數量最多的被定為主角。《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幾個動物原型就是這樣誕生的。
原來如此!羅貝爾當即決定,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做法,讓小朋友們來選出最喜愛的玩偶。他讓10個設計師分別按照各自的想法設計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然后將這10個玩偶放在一個裝有攝像頭的房間里。之后,他找來幾百個小朋友,每次請一個孩子獨自進屋去玩,然后通過攝像頭觀察他(她)最愛擺弄哪種樣式的玩偶。這些錄像拍出來之后,羅貝爾進行了細致地統計,終于挑選出最具人氣的玩偶。
孩子幫了樂淘玩具公司的大忙,那款玩偶投放市場后很受歡迎。玩偶賣完那天,羅貝爾發出感慨:取經《喜羊羊與灰太狼》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孩子的決策決定了玩具公司是否能贏得最大利益。
編輯: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