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黑客,一旦入侵,就會肆意竊取他人的電腦數據,破壞他人的電腦程序。這種“黑客”,在植物中也存在,我們叫它外來入侵物種。阜新的植物“黑客”檔案中有兩種,一種名叫豚草,另一種名叫少花蒺藜草。
7月18日,記者從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了解到,阜新的外來入侵物種都分布在彰武地區,市區及阜蒙縣還沒有發現。從這兩種外來入侵物種的蔓延程度來說,豚草屬于輕度發生,集中在彰武縣哈爾套鎮和彰武鎮內,它們多生長在池塘、溝渠這些土地濕潤的地方。而少花蒺藜草已達到中度發生程度,遍布彰武縣24個鄉鎮,在彰武縣北部的10多個鄉鎮則面積更大、更密集。
7 月時節,正是阻擊少花蒺藜草的最佳時機,當地植保部門已聯合各鄉鎮積極組織人力打響了一場植物“黑客”阻擊戰。
豚草:通緝令上的頭號殺手
豚草,國家環保總局首批公布的16種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是通緝令上的頭號殺手,遼寧則是“重災區”,被列為全國鏟除豚草試點行動地區。之所以將豚草列為通緝令上的頭號殺手,是因為它對人有著嚴重的傷害。
有消息稱,在秋冬季的過敏性疾病多發期里,哈爾濱市的過敏患者就會驟然增多,其中30%是豚草過敏。
記者從市內某醫院變態反應科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的花粉過敏患者越來越多,每年的8月初,前來就診的過敏患者尤其多,但是不是豚草花粉過敏并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旦豚草在我市泛濫,花粉過敏癥患者將大大增多。
據了解,豚草原產于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諾蘭沙漠地區,是一種全球性的公害植物。20世紀30 年代隨著貨物運輸和農產品的進口,豚草開始傳入我國,迅速蔓延。豚草這種植物表面布滿糙毛,莖呈淡黃色或褐紫色,分枝較多,上部葉片交錯生長,下部成對生長,葉表面為深綠色,背面為灰綠色,呈現羽毛狀分裂。
每年7 至9 月,豚草開花散粉期間,每株豚草可生產上億花粉顆粒,花粉顆粒可隨空氣飄到600公里以外的地方。當含有豚草花粉的空氣被缺乏抗體的人群吸入,哮喘、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就隨之而來。更為難受的是,受害者還會出現咽喉奇癢、出蕁麻疹、胸悶頭暈、難以入眠等癥狀。嚴重者不能平臥,甚至發生其他并發癥致患者死亡。豚草所引起的“枯草熱”更是給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民帶來麻煩。
豚草除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外,還是農作物的大敵。由于其生長迅速,競爭性強,常常造成農田大面積荒蕪。這種植物生長勢頭極其強,可以壓倒其他一年生植物的生長,獨霸一方土地。在豚草狂長的地區,可造成農田嚴重草荒,甚至顆粒無收。
彰武縣植保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彰武地區的豚草之所以沒有發生蔓延的勢頭,是因為早在2004 年至2005年時候進行過集中鏟除。“豚草是我們工作人員無意中在道邊發現的,因為了解這種植物的危害,就與豚草集中地方的鄉鎮政府、鄉鎮農科站組織當地百姓集中拔除,有效控制了它的蔓延。”工作人員說。
棘手的少花蒺藜草
“少花蒺藜草在我們這里叫刺扎,這東西才坑人呢,這里的村民在上山干活的時候身上動不動就會被劃傷。
最可氣的是,有它在,別的草就不長了,而且它生長繁殖能力特強,不怕旱,有一點土就能長。今年雨水多,它長得就更茂盛了,尤其在彰武縣北部的10多個鄉鎮更多。”在彰武縣工作的賈先生提起少花蒺藜草稍顯無奈,在他工作的周圍,這種草隨處可見,他也正組織人力積極鏟除這種外來入侵物種。
少花蒺藜草是一種有須根的一年生雜草,半匍匐狀的圓柱形莖高30到70厘米,互生的葉片呈劍狀,生成束狀的花上面長有刺苞,每個刺苞含兩粒種子,呈球狀。這種草主要生長在旱地。每年7月,少花蒺藜草的果實逐漸成熟,堅硬的刺常常扎傷人畜,彰武一農戶家的羊就是因為誤食了這種草,造成羊腸胃穿孔而死亡。而農戶車胎被扎,人身體被扎的事情也常有發生,一旦被扎,肌肉紅腫搔癢、疼痛難忍。
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少花蒺藜草被彰武村民稱為“草狗子”、“草蒺藜”。和所有的外來入侵有害植物一樣,少花蒺藜草侵入新環境后,生存能力非常強,搶奪周圍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和養分。如果這種草生長在田間,那么農民在秋收時將無法進入田地勞作。而牲畜在吃了少花蒺藜草后容易刺傷口腔,形成潰瘍,刺破腸胃黏膜形成草結,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嚴重時造成腸胃穿孔引起死亡。
少花蒺藜草原產熱帶美洲,20世紀40年代在我國被發現。2003年初,少花蒺藜草被農業部列為外來入侵植物之一。2004年,這種惡草成為遼寧省外來入侵生物滅毒除害行動的對象之一。
《內蒙古草業》2011年第1期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文中介紹,少花蒺藜草傳入彰武縣的途徑主要是1982年某陶瓷廠從蘇聯進口大缸,通過鐵路貨運時無意中將草籽帶入彰武,從此逐漸在鐵路兩側蔓延。初期在鐵路沿線兩側生長,如章古臺、馮家、城郊、五峰等幾個鄉鎮,現在已蔓延到全縣24個鄉鎮,其危害面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少花蒺藜草的傳播途徑很多,除了種子繁殖之外,因它身上有刺,很容易就附著在人體、牲畜、農機具、車輛上,帶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
植物“黑客”發威,我市積極應對
記者了解到,因為今年雨水多,豚草和少花蒺藜草的長勢比往年要茂盛,按照《2012 年遼寧省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從今年的5月25日至6月13日,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會同縣區農業環保站的工作人員對全市外來入侵物種豚草和少花蒺藜草的發生情況開展了排查和預警監測調查,針對彰武縣境內的公路、鐵路兩側、居民區、工廠邊、耕地邊、河灘邊這些入侵物種集中生長的地方加強鏟除工作,有效控制豚草和少花蒺藜草的蔓延。
記者還了解到,去年的7—8月份,彰武縣共鏟除少花蒺藜草面積8.5 萬畝,出動7000 人次,鏟除率達75% 。鏟除豚草1.2 萬畝,出動3000 人次,鏟除率達80%。今年,又將是一場人與植物的大戰。
由于這兩種外來入侵物種在彰武縣已生長多年,相關部門常常組織人員在村民中宣傳這兩種物種的嚴重危害,并按照少花蒺藜草的生長期舉辦了25期學習班,使農民掌握了少花蒺藜草的特征物性及防除技術。
“這種草蒺藜我們都認識,也常被它扎傷,所以一看到這種草,我們就會將它拔掉。”彰武縣平安鄉村民謝先生說。
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途徑快,生長和蔓延的速度也極快,因此,我市與外來入侵物種的戰役從不敢松懈,而鏟除它們,最需要全民總動員。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