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園林城市群系列展示二:綠色遷安 和諧家園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夯實硬件基礎
如果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比作邁入一座殿堂,那么,遷安市邁入這座殿堂的足跡,每一步都是堅實的。幾年來,遷安市按照多元投資思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夯實硬件基礎。
走進遷安,就會發現這里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按照投資多元化的思路,遷安市先后投入30多億元 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道路長度達到103公里,總面積達到229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達到11.28平方米。其中,投資2.19億元實施了全長9 公里的灤河特大橋及引線工程,形成了"一橋連東西、一湖貫南北、橋在湖上、湖在城中、山清水秀、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的美麗景觀。投資1.13億元建設了 日處理污水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工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4.35%;投資6240萬元實施了第二水廠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噸,城市自來水普及率達到 100%,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100%;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100%;投資7億多元,實施了市區集中供熱工程,供熱總面積突破540萬平方米;大力完善環 衛基礎設施,新建了第二垃圾填埋場,實現市區無裸露垃圾,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道路機械清掃率達到35.8%,每萬人擁有公廁4.1座。積極發 展城市公交,每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0.15標臺,公交車出行率達到16%。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城市大氣污染指數小于100的天數達到307天。投資 1億多元完成了20公里的電力彩虹橋和城市主干道、重點部位亮化,城市主次干道亮化率達到100%,在市區主要建筑物上加設了霓虹燈、投光燈、輪廓燈、彩 色裝飾燈、地埋燈、小型照明燈、射燈,在街道兩側行道樹上加安了彩燈,使遷安夜景更加美麗。
遷安街景
注重創園過程中的"木桶效應"
一塊最低的木板,限定了整個木桶的盛水量。一項工作的水準不高,就會影響到整體的創建水平。因此,立體化、全方位的創建格局是遷安市取得創園成功的根本法寶。
幾年來,遷安市始終圍繞國家園林城市目標,突出生態防護功能,營造集中連片的生態風景林帶,以街道綠化、小區綠化、庭院綠化和大環境綠化為重點,在全面 提高人均綠地面積、改善空氣質量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到2007年底,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 達到42.10%%、37.05%%和12.02平方米。
完善城市生態體系。為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特色,在市區周圍沙坎地區加強防護林建設,共同營造網絡密集、防治風沙煙塵等污染的綠色屏障,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風格協調統一的生態型林帶。一是建設了灤河大壩綠化景觀 防護帶、祺光大街綠化帶、平青大公路兩側綠化帶和沙地環城綠化帶。到2007年底,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備、景色宜人、管理規范的城鄉一體化防護體系。二是投 資22億元實施了灤河遷安市段生態防洪工程及續建工程,形成了670公頃的黃臺湖水面,與黃臺山公園一起形成了碧水環繞、水景相連、山水相映、特色鮮明的 市區水環境,也成為展現遷安山水城市特色的亮點。
遷安市三里河生態廊道 上游跌堰效果
遷安市三里河生態廊道 中游市區段河道效果
遷安市三里河生態廊道 下游生態駁岸
(2011年11月4日,第四屆世界建筑節(WAF)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遷安市三里河生態廊道獲得"世界景觀獎"。)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