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作品系列展示(七):杭州錢江時代住宅(組圖)
王澍說這個作品已經不是普通的住宅設計,而是在知道不能回避規定性的同時,實驗一種能容納自發性的城市居住方式,召喚一種業已逝去的居住方式,顯示一種對土地的眷戀,驗證一種生活世界的理想,并在設計城市住宅的同時思考對城市的超越。這是他的作品里最有意思的一個,與寧波美術館那種不一樣,它涉及到一個大的社會群體,有極強的參與性。但同時王澍又說,“這是建筑學里讓人激動的地方,也是它危險的地方。因為,你可能會影響或啟發了別人的生活,但你也可能糟蹋了別人的生活。這是一個專業化的時代,專業化所產生的結果都是正負兩面。我要強調,建筑師要對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有自覺性。”
有批評者說王澍的態度是中國文人式的“退耕”、“回避”,“沒有正面解決現代中國都市建筑面臨的問題”對此王澍回答說,實驗性的核心,不是藝術性,而是對當下生活的一種積極的介入。雖然這種介入可能是他本人的一種相對‘消極’的介入,但卻是很堅定的介入,他試圖恢復的是對普通人來說有意義的生活,而不是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有意義的生活。他堅持以為,中國實驗建筑活動如果不在城市中最大的建設活動——住宅中展開實踐,那么它將是自戀而且蒼白的。如果這個實驗建筑最后不能讓住在上面的人有所為,它就是一個真正叫做自娛自樂的建筑。
據王澍介紹,在做這個工程之前,他和開發商交流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從開發商一開始感興趣到最后下決定。他自己最原始的想法更加激進,為了銷售已經改變了很多。盡管如此,這個住宅比一般住宅的成本也要高1000元/平方米。不過王澍說江浙一帶私營經濟力量巨大,藏富于民,他們試圖對生活方式的延續、對文化信心的重建和對文化價值的重視,都給予了建筑師很好的創作空間。就像這套住宅的開發商是個文化人,因此也能和王澍一起去驗證這個居住的理想。它也許真的會成為未來城市人夢想傳宗接代的“故鄉”之所在。
錢江時代,真正在大江之畔,繁華之眼,在自然之中創造了一份新都市主義生活。在都市喧囂與山野清冷之間,為人們提供了第三種選擇——“出則繁華似錦,入則清凈悠遠”。
中國風景園林網(www.www.wewon17.com)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