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多地出現暴雨和高溫高濕天氣,給花卉生產和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雖然已過立秋節氣,但是這種惡劣天氣仍可能出現。為此,本版特別邀請了業內四位生產專家,分別講述鳳梨、竹芋、紅掌和蝴蝶蘭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的管理要點。
鳳梨
主講人:于號兵(北京彩冰花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光照連續陰雨天對鳳梨生長會造成一定影響,當光照不強的時候,鳳梨的長勢就會減弱。陰雨天對鳳梨催花的影響較大,鳳梨在催花期要停肥,催花時間一般為3天,正常催花一般要3次。但在陰雨天氣下,光照不強催花次數就要相應增加,比平時多兩三次。
溫度夏季氣溫較高,水溫也會升高,這時水簾的降溫效果就會減弱,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降溫非常難。如果溫度較高,鳳梨的葉片細胞就會壞死,進而出現黃斑。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鳳梨生長加速,營養會跟不上,植物根部的吸收功能會受到阻礙,鳳梨的花色就比較淺。這時候雖然風機和水簾的作用減弱,但仍然要長時間開,一天開機時間要在12個小時以上。
濕度連續下雨天,外界的濕度達到80%至90%,溫室內的濕度接近飽和,在這種情況下反而要打開風機和水簾進行降溫。如果溫室的溫度過高,濕度也會過高。當濕度超過90%后,要特別注意循環通風,增加溫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溫室內局部濕度過大。
澆水在高濕環境下,一定要注意控制澆水,相應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在正常情況下,一般5天澆一次,這時要七八天澆一次。澆水量也要相應減半,比如原先一次澆1升水,那么高濕環境下澆半升就可以了。澆水的時間段也要注意,千萬不要在下午時段澆水,否則植物進行蒸騰作用,到了夜間溫室內的濕度就會增加,對植物產生的危害更大。
病害鳳梨的抗性較強,在高濕環境下病蟲害滋生不是很嚴重,但也要注意施肥時增加鉀元素,可以有效提高鳳梨的抵抗力。
竹芋
主講人:方杰(北京博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溫度夏季氣溫較高,如果趕上連續陰雨天,就會出現桑拿天。竹芋屬于對溫度和濕度都比較敏感的盆花品種,在桑拿天調控溫室的溫濕度很關鍵,必要時要做出一些取舍來避免可能的損失。比如在夏天的早上進入溫室,有時會發現植物葉片有水浸狀現象,而早上溫室的溫度相對于白天的溫度來說是低點,這時候可以關閉水簾,只開風機干抽,其目的主要是加速溫室的空氣流動,人為造勢增大植物的蒸騰作用,讓葉片中的積水蒸騰出去,避免長時間高濕葉內“水浸”區域細胞破裂造成葉片損害。
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溫室內的溫度較高,有些溫室內溫度甚至高于35℃,對竹芋的危害就會加重,導致葉片枯萎。這時即使溫室內空氣濕度非常大,也要采取給植物加濕的方式來降低葉片溫度,避免高溫給植物葉片造成損傷。
濕度空氣濕度影響水分的蒸發和植物蒸騰作用的速率。在溫室濕度超過80%后,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減弱,盆土的蒸發減緩。根部吸收功能下降,鈣元素是溶解在水中隨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因此,濕度較高時,植物對鈣的吸收也會降低,嚴重時會造成竹芋缺鈣,這種現象在‘美麗’竹芋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缺鈣癥狀首先表現在頂端,幼葉的邊緣不能形成。竹芋新葉形成初期呈管狀,然后慢慢展開,缺鈣會讓新葉片在管狀時邊緣萎蔫,展開后就成了爛葉片。
在高濕環境下,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盆土水分蒸發減緩。種植者要根據后期天氣預測情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避免盆土長期積水而引起的根部問題及其他病害。
澆水在連續陰雨天的情況下,一定要少澆水,這時要經常觀察基質的干濕程度,當盆土(從上端)至少有三分之二顏色變淺時再澆水,而且澆水以盆土浸潤、但擠壓不出水分為標準。不要讓基質長期存水,像‘豹紋’竹芋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澆水過多會造成根部呈現褐色,連續幾次澆水過多就會造成植物根部出現問題,停止生長。‘美麗’竹芋如果基質中長期存水,并經歷過幾次大干大濕后,植物就會死亡。
光照竹芋對光照并沒有太多“奢求”,連續三四天的陰天都不會對其造成太大影響,光照強度在3000勒克斯至4000勒克斯之間,竹芋都可以正常生長。
夏天打藥時要注意光照不能太強,這是因為在光照較強的情況下,植物蒸騰作用加快,殘留在葉片上的藥物濃度就會升高,這時要注意遮光,避免給葉片造成損傷。
病害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竹芋的蒸騰作用受到影響,盆土水分管理不到位,如果盆土積水,就容易出現由腐霉病和疫菌病引起的植物根部腐爛現象,導致植株倒伏。建議處理用藥有甲霜靈、三乙磷酸鋁、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對植物產生藥害,生產者應在基質濕潤和植物無水分脅迫的情況下噴施或澆灌藥物。
紅掌
主講人:何連球(北京旭世欣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光照在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時,外界的光照會比較弱,但光照強度仍然能達到4000勒克斯至5000勒克斯,這種光照強度對紅掌品質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有條件的溫室可以使用補光燈補光,如果沒有,就要在溫室的透光性上下工夫。有的溫室使用雙層薄膜,在冬季用于溫室保溫,這時候就要撤掉一層加強透光。如果溫室是板材頂棚,并涂刷過遮陽涂料,就只能從室內濕度上進行調整。
濕度連續陰雨天溫室的濕度會飽和。無論是日光溫室、薄膜溫室還是陽光板溫室,其濕度都不會低。在這種環境下,植物不能正常吐水,會造成葉緣黃斑。這時要打開內循環風機,以加強溫室內的空氣流通,但要注意外風機不能開,因為下雨天室外的水氣會通過外風機進入溫室增加濕度。在濕度飽和的情況下,由于沒有蒸騰作用,紅掌根部不能正常吸收水肥,底葉會黃化,然后脫落,同時會導致新花敗育,花開不出來就干掉。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生產者要在投產前期做好準備,選擇透氣性較強的基質,南方地區的生產商尤其要重視。此外,為保證植物對鈣、鉀、鎂、鐵等元素的吸收,要把基質pH值控制在5.5至6.0之間。
溫度在不低于20℃的情況下,溫度越低越好。在低溫條件下,紅掌的呼吸作用減弱,自身消耗就會減少。
澆水陰雨天濕度大,這時澆水很關鍵。觀察基質的表面,發干發白后再澆水,這時最好不要打藥,否則會增加濕度。
病害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紅掌容易滋生細菌性枯萎病和疫病。一旦發現細菌性枯萎病,就要馬上進行處理,將染病紅掌遠離種植場地進行深埋。出現疫病時,可將億力稀釋1500倍至2000倍,或者將阿醚西達稀釋3000倍至5000倍進行噴灑;或者使用多菌靈煙劑,進行熏棚處理。生產者還可在苗床下面撒些石灰,提高地表的堿性,殺死真菌和病菌。
蝴蝶蘭
主講人:靳龍(北京龍云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最近一段時間,北方連續陰雨,許多溫室由于設施老化漏雨或者地勢低洼的原因導致溫室內積水,濕度過高。病菌的萌發,首先喜高濕,潮濕多雨、濕度飽和有助于病菌孢子萌發;其次,溫度上升,有利于病菌菌絲的生長,能迅速侵入寄主,導致病害的發生。持續的高溫多雨天氣,可連續發生多次侵染循環,有利于病害的大面積暴發。
高溫還會影響蝴蝶蘭的呼吸強度,使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合成受阻,異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尤其在光照不足而氣溫過高的情況下,植株逆生長尤為嚴重。環境整體的惡化,植物本身虛弱,二者合一,導致蝴蝶蘭病害的高發。
防治病蟲害要加強環境消毒,原本10天至15天進行的環境消毒,要增加到三五天一次。在排水后的溫室地面和立面噴灑溶解后的次氯酸鈉、漂白粉進行消毒,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而這一時期的環境控制確實很難操作:在高濕的天氣,溫度很難降下來;而在溫度較高的時候,又不能過分犧牲光照來遮陽、降溫,只能依靠生產者的豐富經驗,采取折中的辦法。一般蝴蝶蘭苗期溫度只要不超過32℃就可以,因此在濕度很高時,只要不高于這一溫度,就可以不開濕簾,以免再增大濕度。另一方面,要加強通風和內循環,把風機全部打開,并且延長通風時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苗期如果夜溫低于25℃,就應該關閉風機,只開內循環系統,否則溫度進一步降低,就容易讓植株提前抽梗。遇到高溫高濕天氣時,生產者一般很少會給蝴蝶蘭催花,除非在高山基地,平地即便使用空調催花在此時的效果也不好。因為在濕度較高的情況下,夜間溫度很難降到17℃至18℃。
此外,如果遇到長期陰雨天,就要少澆水,否則植株根部積水,容易造成植株黃化和根部腐爛,一般5天至7天澆一次。由于光照不足,氣溫過高,呼吸作用高于光合作用,植株的消耗很大,因此要給植株補充鈣鎂肥和微量元素,培養健壯的植株,增強其自身對病害的抵抗能力。
遇到高溫高濕天氣時,蝴蝶蘭容易感染軟腐病,癥狀為葉片先出現水浸狀,再出現透明狀軟腐現象,蔓延速度很快,導致數天內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是定期輪流噴施藥劑30.3%鉑美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63%銅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若有植株感染病害,最好將其整盆丟棄,以避免病菌進一步擴散。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