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森林吸碳能力超過預期
事實上,全世界的森林在對抗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樹木能夠吸收和儲存碳,有助于調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而確保地球不會過度升溫。但森林吸碳比例能達到多少呢?
加拿大丘吉爾白雪皚皚的寒帶森林
據《基督教箴言報》報道,美國林務局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森林在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平均每年吸收約88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從1990年到2007年化石燃料年排放量的約三分之一。在該時間段內,每年有大約24億噸固體碳封存在木纖維中。
美國林務局科學家、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潘裕德(Yude Pan)表示:“新信息表明,森林獨自占據了最重要的陸地碳匯地位,而非森林土地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能成為主要的碳匯。”該發現意味著“森林消失,地球不保”,因而可能對全球各國的森林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顯示,熱帶雨林至關重要。未經砍伐的熱帶森林所吸收的碳量比北半球其他類型的森林吸收總量還要多。而從毀林伐木中恢復并重新再生的熱帶雨林吸收的碳量也大得驚人(約每年16億噸),這部分林地彌補了熱帶“燒荒墾種”式砍伐造成的大量排放。但由于“拉鋸戰”在熱帶地區持續上演,森林遭砍伐釋放的的碳量與森林生長過程中捕獲的碳量等同,因此,熱帶森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兩相抵消了。目前只有(熱帶)以外的全球森林才算得上是陸地碳匯。
研究發現,西伯利亞北方針葉林一直在恢復,前蘇聯時期為發展農業而遭到砍伐的地方又重新被森林覆蓋。但與此同時,甲蟲和干旱給加拿大的北方森林造成了巨大破壞,腐爛的樹木將碳釋放到大氣中,使之變成了一個凈排放源。此外,美國和歐洲的溫帶森林也在曾經的農墾區再次繁盛起來,它們吸收了全球森林總儲碳量約有三分之一,每年大約吸收8000萬噸。自1990年以來,美國溫帶森林地的快速再生使其吸碳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中國大規模植樹計劃也以類似的增長加速吸收著二氧化碳。
但研究指出,依賴森林繼續去除大氣中的碳,這種做法過于簡單化。如果干旱、野火和蟲害增加,森林固碳是可逆的。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我國森林旅游年產值破萬億元
1月31日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00億元,成為中國林業的第三產業支柱。【詳細】
森林之都,住在這里就像住在公園一樣
根據資料顯示,有一座城市森林的覆蓋率達到了83%這一驚人的數字,要知道一部分國家級的森林公園覆蓋率都沒有這一數據高,這座城市就是位于吉林的白山市。【詳細】